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城门校尉

城门校尉

官名。西汉武帝征和二年 (前91) 始置,秩二千石。掌京城长安诸城门警卫,领城门屯兵,属官有司马一员及十二城门候。职显任重,每以重臣监领。王莽居摄时,更名为城门将军,诸城门各置校尉,始建国元年 (后9) 又置中城将军主十二城门。东汉复旧名,秩比二千石。当时洛阳十二城门,惟北宫门属卫尉,其余十一门各设门候,隶城门校尉。位在北军五校尉之上,多以外戚重臣领之。三国沿置。魏四品,属官有司马一员,十二城门候、候副。西晋沿置。东晋、南朝罢。十六国后秦仍置。北朝魏、齐皆置,职权渐轻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(593) 定为三品下,二十三年改四品上。北齐置二员,为城门寺长官,四品上,隶卫尉寺。掌宫殿、城门并诸仓库门禁管钥,别有卫士署掌京城及诸门士兵。北周改置城门中士,掌京城十二门禁令,隶司门下大夫。隋朝复置,员二人,为城门局长官,初隶门下省,从四品上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减一员,改隶殿内省,降为正五品,后又改名城门郎,复隶门下省。


官名,汉置,西汉掌京师城门屯兵及开闭;东汉掌京都洛阳十二城门屯卫兵,俸比二千石。属官有司马、城门候等。其后魏、晋、北魏、北齐沿置,隋朝废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·城门校尉》、《通典·职官·诸校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隶仆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宗庙宫寝洒扫的小吏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隶仆,下士二人,府一人,史二人,胥四人,徒四十人”,“掌五寝之扫除粪洒之事。祭祀,修寝。王行,洗乘石。掌跸宫中之事。大丧

  • 令录

    宋朝县令、司录参军、录事参军合称。宋初选人第五阶至第六阶本官阶的通称。崇宁二年(公元1103年)分别改称通仕郎与登仕郎。

  • 国什哈辖

    即“郭什哈辖”。

  • 太子内阁帅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属太子门下坊斋帅局,员二人。负责东宫侍卫。

  • 粮料使

    使职名。唐朝后期藩镇出兵,一离本境,朝廷给出界粮; 每军以台省官一人为使,主供粮科,谓粮科使。代宗广德元年(763)郭子仪以第五琦为粮料使,给军食。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元和十三年(公元818年)七月,以

  • 柱国府

    官署名。即柱国大将军官府,西魏、北周时设长史、司马、司录,皆正七命; 中郎、掾、属,皆正五命; 列曹参军,正四命; 参军,正三命。诸僚属命品亦有高于上述规定者。《周书·裴文举传》:“(北周武帝)天和(

  • 仓吏

    官名,为掌守仓库的小官吏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宣曲任氏之先,为督道仓吏。”注:“韦昭曰:督道,秦时边县名。”

  • 典试评议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八年(公元1919年)设于外交官领事官考试典试委员会,参加口试的评比工作。

  • 明经科

   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。汉代至南北朝明经为察举的科目之一。隋亦以明经举士,如韦云起开皇中举明经,授符玺直长,孔颖达大业初举明经,授河内郡博士。唐以明经为科举的常科,明经科中又析为五经、三经、学究一经、三礼、

  • 左将

    官名,汉代西域诸国多设此官,为高级武将,掌帅军作战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蒲类国》:“辅国侯、左右将、左右都尉各一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