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推御史
官名合称。唐朝御史台进行推按监察,分京城诸司及诸州为东、西两部分,以侍御史二人分知东、西推,殿中侍御史二人同知东、西推,合称四推御史。单日以侍御史所居台院受事,双日以殿中侍御史所居殿院受事。宪宗元和 (806—820) 中罢东、西推及分日受事之限。五代因之。
官名合称。唐朝御史台进行推按监察,分京城诸司及诸州为东、西两部分,以侍御史二人分知东、西推,殿中侍御史二人同知东、西推,合称四推御史。单日以侍御史所居台院受事,双日以殿中侍御史所居殿院受事。宪宗元和 (806—820) 中罢东、西推及分日受事之限。五代因之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参见“信都局”。
不任官职。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:“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。”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尚膳总领”。为盛京三陵(永陵、福陵、昭陵)官。
官名。北宋末年始置,全称为提举御前军器所,领制造兵器之事。南宋改置提举制造御前军器所。
明清时童生经考试录取为生员者称为入学,亦称“进学”,见该条。
左、右谏议大夫简称。
官名,汉置,属少府,为东园匠令之副,佐令掌制陵墓内用器物和供应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参看“东园匠令”条。
见“十光将军”。
官名。唐朝少府监铸钱监次官,置一至二员,以所在州府上佐判之。
官署名。北宋置于西京 (今河南洛阳),职掌与左藏库略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