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城

司城

官名。① 春秋时宋国避武公讳改“司空”置,六卿之一。掌治城廓,执国政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宋灾,乐喜为司城以为政,使伯氏司里。火所未至,彻小屋,涂大屋,陈畚挶,具绠缶,备水器,量轻重,蓄水潦,积土涂,巡丈城,缮守备,表火道。”又《哀公二十六年》: “司城为上卿。”②春秋时郑、曹、陈等国置。执政。《史记·郑世家》: “初,往年郑文公之卒也,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,秦兵故来。”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 “曹鄙人公孙彊好弋”,“有宠,使为司城以听政。”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 “孔子遂至陈,主于司城贞子家。”③北周“司城中大夫”省称。④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至咸亨元年(670)改兵部职方为司城,职方郎中为司城大夫。参见“职方”。


官名。春秋时宋国置,即司空。因宋武公名司空,故改司空为司城。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公子荡为司城。”注:“以武公名废司空为司城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御正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御正上大夫、中大夫”。

  • 春秋时的政治单位。联合卿、大夫世族内数室而成,以其中一室之长为首领,常能出兵力数十乘至百乘以上。参见“室”。

  • 考功员外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六年 (586) 始置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考功承务郎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 复旧,员一人,从六品上,为尚书省吏部考功司副长官,位郎中下,分掌外官考课之事,太宗贞观(627—6

  • 牧厂左右翼长

    官名。清代太仆寺所属左右翼牧厂有翼长四人,左右翼骒马厂、骟马厂各一人。其地位在总管之下,协领之上。参见“牧厂统辖总管”。

  • 藩储

    指太子或太子之位。《旧唐书·高宗纪下》:“大帝往在藩储,见称长者,暨升旒扆,顿异明爽。”

  • 主图令史

    官名。魏晋南朝尚书、中书、秘书等官署多置,掌宫廷图书。《宋书·吴喜传》: “为主书书史,进为主图令史。”魏、晋八品。后不详。官名。三国魏秘书监所属有主图、主谱令史,俱第八品,主作图谱之事。

  • 左禁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秦苻坚置,为四禁将军之一。统兵驻于京师,亦经常率军出外征讨。见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。

  • 荆湖等路行枢密院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简称荆湖行院。设于世祖至元十年(1273)四月,掌镇守襄阳诸军。十一年三月,改为荆湖行省。八月,又改为河南行省。

  • 符者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管理符信之吏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为符者曰养吏一人。”孔诒让注:“养吏,吏掌养为符信者。”

  • 陕西部郎中

    官名。明初户部陕西部、刑部陕西部均置,各一人,正五品。掌本属部之事。参见“陕西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