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命军政
官名,王莽置,掌执军法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。
官名,王莽置,掌执军法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。
官名。隋朝都水台所领下津属官,每津置四员,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罢。官名。隋置,见“诸津署”。
官名。明洪武(1368—1398)中于审刑司置,三人,正七品。详见“审刑司左详议”。
官名。主管集市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庞敬,县令也,遣市者行”。
官名。明清皆置,简称提牢。见“提牢”条。官名。见“提牢厅”。
官名。隋朝于门下省御府局置,为掌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吏,从九品。唐、五代沿置,卫尉、太仆、司农、太府等寺及将作监所统部分官署分设一至十人不等,自从九品或正九品。宋朝置官而未除授。明朝光禄寺大官、珍羞、良酝
① 初为君王辅政大臣如相国、相邦、丞相等官的泛称。《吕氏春秋· 制乐》:“宰相所与治国家也。”《韩非子· 显学》:“故明主之吏,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。”秦、汉以来成为对辅佐皇帝、统领百官、综
官名。金朝置。掌贩卖食盐以佐军用。曾设在阳武。
官名。西突厥处罗可汗立,置二人,分统所部。
军功爵名。秦代设置, 为二十等爵中第十五级, 地位在大良造之下。汉代改称少上造。
即“包衣摆牙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