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右谏议大夫

右谏议大夫

官名。秦以来有谏议大夫。唐德宗贞元四年 (788) ,分置左、右,各四员。右隶中书省,掌侍从赞相、规谏讽谕。宪宗元和元年 (806)罢左、右之号,武宗会昌二年(842)复分左、右。初为正五品上,后升正四品下。北宋前期,多出领其他职任而不专言职,用为五品寄禄官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复置为职事官,员一人,从四品。隶中书省,与左谏议大夫同掌规谏讽谕,凡朝廷有阙失,大事则廷诤,小事则论奏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(1129) ,令不隶中书省。辽朝置为中书省右谏院长官,南而官,掌规谏讽谕,侍从赞相。金朝正四品,与左谏议大夫同掌谏院。


官名。唐置左右谏议大夫,左属门下省,右属中书省,正四品下,掌谏谕得失,侍从赞相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都候

    ① 官名。东汉置,属卫尉,秩六百石。主剑戟士,有丞 一人,领员吏二十八人,卫士三百八十三人,徼巡皇宫,宫中如有被劾犯罪者,则执戟戏车缚送诏狱,依照官位高下送相应机关处治。②匈奴官号。与右都候皆由匈奴贵

  • 一等艺师

    官名。清末农工商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无定额,正六品。于部属农事试验场任职。以专科学校毕业试用合格者奏补,秩同主事。官名,清朝光绪32年(公元1906年)设此官,属农工商部,无固定名额,

  • 官署名。为“内阁”的简称。明代内阁的权位很高,入阁的多为尚书、侍郎,实际掌握了宰相权力。详见“内阁”条。

  • 典妇功奄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典妇功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掌理妇人从事女工的法式,以女工之事教导及督促嫔妇内人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典妇功奄中士,正二命;典妇功奄下士,正一命。属天官府司内上士。

  • 农工商部左参议

    官名。清末农工商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四品,简任。职掌辅佐堂官,综核各司事务,并得派赴各省考查农工商务。

  • 戊校尉

    官名,汉置,掌西域屯田事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元帝又置戊、已二校尉,屯田于车师前王庭。”“后阿罗多复从匈奴中还,与卑君争国,颇收其国人。戊校尉阎详虑其诏引北虏,将乱西域,乃开信告示,许复为王,阿罗多

  • 久次

    汉朝选官制度。指官吏任职日久,论资历依次升迁。如《后汉书·陈忠传》,忠原任尚书,“以久次转为仆射”。

  • 爵部郎中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左六司支司爵部属官,位员外上。

  • 中黄丞

    官名。详见“中黄令”。

  • 帐籍案

    官署名。南宋置,属刑部,掌行在库务、理欠帐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