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右大司马

右大司马

官名。新莽地皇元年(后20)分大司马为前后左右中五员,分掌军政。更始政权亦分设左、右大司马。东汉初合为一员,旋罢。三国吴孙权赤乌九年(246) 复分置左、右,孙亮建兴(252—253)中合为一员。十六国后赵侯子光起事,聚众于杜南山,自称大皇帝,亦置左、右大司马官。参见“大司马”。


官名,掌武事,主征伐。王莽时廉丹为右大司马。更始时逄安为左大司马,谢禄为右大司马。东汉置一大司马,不久即罢。三国吴孙权赤乌年间复置左、右大司马,孙亮建兴中合二为一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“秋九月,以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,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,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。”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、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内直备身五职

    北齐太子内直备身都将、太子内直备身别将、太子内直备身统军、太子内直备身军主、太子内直备身幢主的合称。属太子左右卫坊,由太子内直备身正、副都督统领,负责东宫侍卫。从七品。东宫武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左右卫坊

  • 畿县令

    官名。唐制以京旁之县为畿县,京兆府领县二十,其中长安、万年二县治所均在京师城内,称为赤县,其余咸阳、兴平、泾阳、渭南、高陵、同官、蓝田、鄠、好畤、武功、华原、美原十二县均地邻京师四周,称为畿县;河南府

  • 兵刑部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元年 (1262) 十一月,罢右三部,置兵刑部,掌军事、刑狱之政,设尚书四员,侍郎三员,郎中五员,员外郎五员。三年,复为右三部。五年,又置兵刑部,设尚书二员,侍郎二员,郎中五员,员外

  • 龙厩内外厩令

    官名。梁陈置龙厩内外厩,属太仆。掌养御用马匹,以令为主官。陈因之。

  • 守阙听候差使

    宋朝无品武阶官名。南宋置,为效用十资第七资,月给钱四千五百,米一石六斗八升,春冬衣绢五匹。

  • 刺客将

    武官名,汉置,掌领兵作战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·博阳严侯陈濞》:“以舍人从砀,以刺客将入汉,以都尉击项羽荥阳,绝甬道,杀追士卒,侯。”

  • 提点司

    官署名。全称“开封府界提点司”。北宋真宗景德二年(1005)置,掌提辖开封府所属诸县刑狱、兵民,肃清贼盗,兼管仓场库务及沟洫河道之事。设提点、同提点,以朝官以上充任。属吏有勾押官一人,典七人。神宗元丰

  • 史学祭酒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石勒赵王元年(319)置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下》“任播、崔濬为史学祭酒。”

  • 赏功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兵部置,掌民兵酬奖之事。

  • 大程官

    流外官名。宋初置于三省与枢密院,掌承发诸房文字。金代在尚书省左右司亦有设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