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千石

千石

官秩等级。西汉置,新莽时改为下大夫。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置。西汉丞相长史、御史中丞及其他中央机构的副职,皆秩千石。大县县令也有秩千石者。东汉略同,月俸八十斛。晋朝凡尚书令、尚书仆射、公府长史、司马,秩千石。南朝宋之公府长史、司马、廷尉正、监,尚书令、御史中丞、大县县令等并千石。又陈制: 四品之朱衣直阁,云骑、游骑将军,中书侍郎,太子三卿,太中、中散大夫、司徒左右长史,国子博士等; 五品之散骑侍郎,四军将军,左右中郎将,皇弟皇子府长史,司马; 六品之通直散骑侍郎,五校尉,东宫三校尉; 七品之谒者仆射,八品之大县县令、相,五品、六品之杂号将军,并千石。


千石原是秦汉时期官俸的等级名,王莽时改千石俸为下大夫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》:“千石奉,月八十斛。”注:“荀绰《晋百官表注》曰:(汉延平中)一千石月钱四千,米三十斛。”也有时代指千石俸的官。汉朝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的长史,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的长史和司马俸皆千石;太中大夫、中常侍、尚书令、御史中丞、中宫仆、太子率更令、太子家令、太子仆和城门司马,也皆俸千石;县邑道之令和王国的郎中令及仆,也俸千石。有时涉及这级俸的官员时,则用千石代指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命列侯、将、大夫、御史、谒者、千石、六百石、博士、议郎、郎官各上封事,指陈得失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提举左八作司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掌出纳内府毡货,柳器等物。其官有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等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·提举左八作司》。官署名。元置,秩正六品,隶工部。掌出纳内府毡货、柳器等物。设官同提举右八作司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宜人

    命妇名号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始置,封朝奉大夫以上官员之妻。元朝用以封七品官员之妻。明、清封五品官员之妻。外命妇名。宋置,本称室人,后改。其地位在恭人之下,安人之上。元制,七品官母妻封宜人。明代

  • 胄曹参军

    官名。即胄曹参军事。

  • 壮志将军

    见“十壮将军”。官名。南朝梁代有此将军,为十二班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》。

  • 特察使

    接受特别使命巡察地方的官员。汉代除以司隶校尉与刺史经常监察地方之外,还有临时特察之制。特使职权由诏令规定,有时是普遍巡行郡国,一般地察举非法、冤狱和教化,有时则是就特定区域特定事件由诏令派员加以节制和

  • 龙骑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八班,与武臣将军等同班,代旧前、后、左、右四将军。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八班。陈沿置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如加为龙

  • 里魁

    官名。汉朝主持里政的小吏。《续汉书·百官志》: “里有里魁,民有什伍,善恶以告。本注曰:里魁掌一里百家。什主十家。伍主五家,以相检察。民有善事恶事,以告监官。”官名,即里正。汉朝五家为伍,设伍长一人;

  • 知宗正丞

    见“宗正寺”。

  • 东上閤门签事

    官名。金明昌六年(公元1195年)省东上閤门副使一人,置东上閤门签事,秩正六品,掌签判閤门事。

  • 封驳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太宗淳化四年(993) 置,凡制敕有所不便者皆许封驳,依例施行之常程公事不得辄有留滞,设知给事中事为长官,以两制以上充任。不久废知给事中事,以本司隶银台司,由枢密直学士领之。后另设知封驳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