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十三布政使司

十三布政使司

政区名。明初沿元制采用“行中书省”之制。太祖丙申年(公元1356年)克金陵、七月置江南行中书省,治所在应天府。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八月建南京、罢行中书省、其所属应天等十四府、徐州等四州直隶中书省。又置江西、湖广、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北平、广西、广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福建、四川十二行中书省。洪武九年(公元1376年)六月、改行中书省为“承宣布政使司”。十一年(公元1378年)改南京为京师、十三年(公元1380年)正月诛右丞相胡维庸,罢中书省,以中书省所领府州直隶于六部,“直隶”之名始于此。十五年(公元1382年)增置云南承宣布政司,于是有京师(直隶)一、布政使司十三,分领天下府州。永乐元年(公元1403年)正月、建北京于顺天府,称为行在;二月罢北平布政使司,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。永乐十九年(公元1421年)改北京为京师,罢北平行部,所属直隶六部,于是有南北二直隶之名。永乐五年(公元1407年)六月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,十一年(公元1413年)二月又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。宣德二年(公元1427年)弃交趾。地方政区定制为两直隶、十三布政使司。(1) 浙江布政使司,领杭州、严州、嘉兴、湖州、绍兴、宁波、台州、金华、衢州、处州、温州十一府。(2) 江西布政使司,领南昌、瑞州、九江、南康、饶州、广信、建昌、抚州、吉安、临江、袁州、赣州、南安十三府。(3) 福建布政使司,领福州、兴化、建宁、延平、汀州、邵武、泉州、漳州八府及福宁直隶州。(4) 湖广布政使司,领武昌、汉阳、黄州、承天、德安、岳州、荆州、襄阳、郧阳、长沙、常德、衡州、永州、宝庆、辰州十五府,郴、靖二直隶州。(5) 山东布政使司,领济南、兖州、东昌、青州、莱州、登州六府。(6) 山西布政使司,领太原、平阳、汾州、潞安、大同五府,泽、沁、辽三直隶州。(7) 河南布政使司,领开封、河南、归德、汝宁、南阳、怀庆、卫辉、彰德八府及汝州一直隶州。(8) 陕西布政使司,领西安、凤翔、汉中、延安、庆阳、平凉、巩昌、临洮八府。(9) 广东布政使司,领广州、肇庆、韶州、南雄、惠州、潮州、高州、雷州、廉州、琼州十府及琼州一直隶州。(10) 广西布政使司、领桂林、平乐、梧州、浔州、柳州、庆远、南宁、太平、思明、镇安十府。思恩—军民府,田、归顺、泗城、向武、都康、龙、江、思陵、凭祥九直隶州。(11) 四川布政使司,领成都、保宁、顺庆、夔州、重庆、遵义、叙州、龙安、马湖九府、镇雄、乌蒙、乌撤、东川四军民府,潼川、眉、邛、嘉定、泸、雅六直隶州。(12) 云南布政使司,领云南、寻甸、临安、澂江、广西、广南、楚雄、景东、镇沅、大理、永宁、蒙化、顺宁十三府、曲靖、元江、姚安、武定、鹤庆、丽江、永昌七军民府;孟定、孟良二御夷府、北胜、广邑二直隶州、威远、湾甸、镇康三直隶御夷州。(13) 贵州布政使司,领贵阳、安顺、平越三军民府、都匀、黎平、思南、思州、镇远、铜仁、石阡七府。参见“直隶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卫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领兵,随从征伐。多授予宗室。《三国志·孙峻传》: “孙权末,(峻)徙武卫都尉,为侍中。”官名,三国吴置,掌领兵征伐或宿卫,位低于校尉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峻传》:“孙权末,徙武卫都尉,为

  • 学宫

    西周之小学。《静簋铭: “王命静司射学宫”,“小子、众服、众小臣、众尸仆学射。”参见“小学”。

  • 察长吏八条

    晋代监察官吏的八种规定。泰始四年(公元268年)武帝颁布《察长吏八条》,其具体内容据《晋书·武帝纪》记载,分为“能否十条”和“长吏八察,”能否十条为:“田畴辟,生业修,礼教设,禁令行,则长吏之能也;人

  • 直隶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刑部所属十八清吏司之一。简称直隶司。乾隆六年(1741),改现审右司设。掌核顺天府、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所属刑名案件。兼理京畿道御史、顺天府府尹、东西陵、热河都统、围场总管、密云副都统

  • 知南院大王事

    官名,辽朝置。辽朝官府,分北院和南院,各置大王一人,称北院大王(或北大王)和南院大王(或称南大王),南院大王分掌部族军民之政,主理民。知南院大王事为南院大王之佐官,佐南院大王掌部族军民之政,主理民。北

  • 太子备身都将

    参见“太子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右巡使

    官名。唐朝以殿中侍御史为之,掌纠察京城外官员违失。宋朝亦以殿中侍御史兼任,掌正祭祀朝会文官之班序,纠其违失。官名。唐宋置,见“左巡使”。

  • 门下吏

    泛指门下官吏,汉朝中央及地方长官均有门下吏,后世沿置。东晋和南朝州的军府也置功曹、主簿、录事、防阁等门下吏。汉代至南北朝谓郡县亲近之吏。门下又称閤下,为府长官治事之所。汉代官府正门一般不轻易开启,府内

  • 协尉

    官名。即“步军协尉”。清朝八旗步军营之属官。乾隆十九年(1754),改步军副尉设。定员满洲十人,蒙古八人,汉军八人,共二十六人,正四品。与“翼尉”等分辖八旗步军,以供京师守卫、巡警之事。武官名。清置于

  • 中尝药监

    官名。北魏少府所属有中尝药监,秩从五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