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勋府

勋府

军府名。即勋卫之府。参见“勋卫”。① 隋朝左右卫置,称左勋卫开府,下领开府府(骠骑府)、仪同府(车骑府),是为内府。唐朝左右卫所置五府之勋卫一府、勋卫二府,每府中郎将一员、左右郎将各一员、兵曹参军事一员、校尉五员,每校尉有旅帅二员,每旅帅有队正二十员、副队正二十员,领勋卫,掌宿卫事,有大朝会、巡幸则领仪仗。②隋朝东宫领兵开府置,领开府府 (骠骑府)、仪同府 (车骑府),为内府。唐朝太子左右卫率府所置三府之一,每府中郎将一员、左右郎将各一员、录事一员、兵曹参军一员、校尉五员、旅帅十员、队正二十员、副队正二十员,领勋卫,掌宿卫事,有大朝会及太子出则领仪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渐将王

    匈奴王号名,分左右,为单于同姓,位次于左右贤王、左右谷蠡王、左右日逐王、左右温禺鞮王,属下有骨都侯辅政领兵。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。

  • 归德司戈

    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十一年(795)置,从八品下,武散官,授归唐少数民族政权将领。武散官名。唐置,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。秩从八品下。

  • 县仓吏

    县分职吏名。秦置,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记“宣曲任氏之先,为督道仓吏。”“督道”为秦时仓名,见陈直《史记新证》。

  • 布政使司理问

    官名。清朝沿用明朝官制,在布政使官署中设理问官一人,掌管勘核刑名,为从六品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布政使司理问》,参看。《明史·职官四·承宣布政使司》。官名。元代行中书所属有理问所理问二人,秩正四品,副理

  • 尚书左选郎

    官名,三国蜀置,掌选举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邓芝传》:“(芝)子良,袭爵,景耀中为尚书左选郎。”

  • 太子典设郎

    官名。见“典设郎”。

  • 佃史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“佃”即甸。为管理农业之官。官名。西周设置,《南宫柳鼎》中有“佃史”(《录遗》九八)。佃即甸,甸史就是农大夫或田畯,为管理农作之官,监督庶人耕种籍田。

  • 车骑大将军

    官名。魏晋制度,骠骑、车骑、卫三将军皆为重号将军,高于诸名号大将军,本无须加“大”。其后将军名号愈授愈滥,遂又增置此号,多加权臣元老,以示尊崇,一品,开府置僚属,不领兵。十六国、南朝、北魏、北齐因之。

  • 掌膳郎

    散官名号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置,以授光禄司大官、珍羞、良酝、掌醢四署署丞中庖人出身者。三十年改司为寺,官制仍旧。

  • 计部郎中

    官名。①西魏尚书计部长官,掌国家财赋收入。②渤海国右六司计部长官。参见“计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