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置青白盐使
官名。北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)始置,以閤门祗候充任,掌行陕西、河东沿边盐法。
官名。北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)始置,以閤门祗候充任,掌行陕西、河东沿边盐法。
官名。金置,为三司所属事务官。员额二人,秩正八品。
西周时期少数民族在王室供职者。《大盂鼎铭》: “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。”
官名。领中黄门等宦者。始见于十六国后燕时。《晋书·慕容德载记》: 慕容宝“遣其中黄门令赵思召慕容钟来迎”。隶属不详。北魏例由宦者担任,属长秋卿,有丞一人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四品中,二十三年
官名。镇将副贰。隋朝上镇从五品,中镇正六品,下镇从六品。唐朝上镇二员,正七品下; 中镇一员,从七品上; 下镇一员,从七品下。官名。唐代在边防设镇,置镇将和镇副等,分上中下三等,上正七品下,中从七品上,
官署名。明置,掌造军器。主官有大使一人,秩从九品;副使一人佐之。
见“僧正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内秘书长官,掌管禁中文事,并参议国政,权任很重。《魏书·李冲传》:“高祖初,以例迁秘书中散,典禁中文事,以修整敏惠,渐见宠待。迁内秘书令,南部给事中。”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
将军名号。东汉初有辅威将军臧宫,曾攻拔涪城,斩公孙恢。见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。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辅威将军臧宫与公孙述将延岑战于沈水,大破之。”
黄帝的另一称号。见“黄帝”。
见“天厩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