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别火令丞

别火令丞

官名。别火的意思是改火。我国古代有改火的习俗,即规定某日要熄灭旧火,另生新火,以辟除不详,预防疫病,而且必须以原始的钻木取火法来生新火,并举行有关的仪式。此种习俗先秦时已流行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旧谷既没,新谷既升,钻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西汉大鸿胪属官有别火令及丞,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注引如淳说:“《汉仪注》,别火,狱令官,主治改火之事。”也就是专管发布改火的政令和主持改火的仪式,并主管别火狱。西汉具体改火的时间则不详,惟居延汉简中存有宣帝时丙吉奏书,建议夏至改火。东汉废别火令丞,然而改火之事仍继续举行。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说:“日冬至,钻燧改火”,与《论语》所说改火季节颇为一致。宋敏求《春明退朝录》说:“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,以赐近臣戚里,本朝因之”,可见唐宋时已把颁赐新火作为君主对臣下的一种恩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氏

    指“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”五等爵的公爵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公氏作牧,侯氏卒正,伯氏连率,子氏属令,男氏属长,皆世其官。”

  • 比德真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南齐书· 魏虏传》: “曹局文书吏为比德真。”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。

  • 兴义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“杨奉为兴义将军,董承为安集将军,并侍送乘舆。”武官名。东汉始置,扬奉曾任此职。三国蜀沿置,章武末王连曾任此职。

  • 左右戎卫

   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。即“左右领军卫”,见该条。

  • 护军司马

    官名。东汉置。《后汉书·傅燮传》:“后为护军司马,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俱讨贼张角”。官名,东汉置,掌领兵征战。《后汉书·傅燮传》:“后为护军司马,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俱讨贼张角。”

  • 女飨

    女官名。北魏后宫女职。孝文帝定为视五品。

  • 军谘府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,即陆海军总参谋部。宣统三年 (1911) 改军谘处设。其职掌为上承诏命赞襄军谋,凡经武要略之政皆汇焉。置军谘大臣二人,掌府事。辖总务、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等六厅

  • 成安郎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改军器库副使置,为医官阶官,从七品。金朝为正七品下阶太医官。元朝为正六品太医散官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太医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正七品下,称成安郎。

  • 中司马

    官名,即中尉之司马。汉置,掌徼循京师或领兵作战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中尉,秦官,掌徼循京师,有两丞、候、司马、千人。《汉书·季布传》:布弟季心气盖关中,遇人恭谨,为任侠……尝为中司马。”注:“如

  • 厩牧署车舆局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厩牧署令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