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亭长

亭长

官名。春秋吴国城市设亭,以亭长主之。战国时在两国接壤地区设亭,置亭长以御敌人。秦汉沿置为地方基层行政单位,亭长下属有求盗、亭父。农村每十里设一亭,由服兵役期满而合格的人担任亭长。城内与城厢的都亭、门亭亦设亭长。亭长主求捕盗贼,承望都尉,兼及民事,理辞讼。晋朝沿置。南朝宋宫内亦置。隋唐五代为中央部分官署吏职名。隋文帝始置,掌门户通报,职责与秦汉不同,为流外官。分番上下,亦置番官。


官名,春秋战国时,吴国在城中设亭,以亭长主亭事。两国接壤处也设亭,用以防御敌人,亭长主其事。秦汉时城乡都置亭,为基层行政单位。在乡,称乡亭,又称野亭,十里一亭,亭设亭长,下有亭佐、求盗等吏卒,掌治安、诉讼和捕盗贼等事。城市里也置亭,称都亭,其职与乡亭同。官府置门亭,也置亭长,掌治安捕盗等。郡县的城门也有门亭长,掌开闭守护城门。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家贫,复为西门亭长,寻转功曹。”其后,晋、南朝宋、隋、唐也置,但不复为一级行政单位。隋唐官府多置门亭长,掌传达及守护开闭门户。参看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亭长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户曹从事员

    官名。自汉以后,三公及郡州长官的佐吏称从事或从事史,掌管文书。晋又增设从事员,由州郡长官自行任免。宋以后废。《隋书·百官中》:“司州,置牧。属官有别驾从事史……户曹、功曹、金曹、租曹、兵曹、骑曹、都官

  • 校书郎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即以郎官典校皇家秘籍图书。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 “征诣兰台,拜校书郎。”三国魏隶秘书,八品。十六国北凉及北魏、北齐沿置。北魏属秘书省,亦称“秘书校书郎”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

  • 保管中央协助教育款项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属于省政府。民国二十八年(公元1939年)一月十六日行政院公布《各省市保管中央协助教育款项委员会组织规程》,规定各省、市领受中央协助教育款项(义务教育经费除外)应设保管中央协

  • 掌医监

    官署名。元武宗至大元年(1308)由掌医署改立,秩正五品,隶徽政院。置领监官、达鲁花赤各一员,卿四员,太卿、太监各五员,少监六员,丞二员。至治三年(1323),罢。

  • 少将

    1、官名,掌领兵作战。《汉书·吴王濞传》:“吴少将桓将军说王曰:吴多步兵,步兵利险……”。2、民国军制,高级军官称将,分上将、中将、少将三级。陆海空军官佐等级名。见“将官”。

  • 台正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由台长改称,为中央观象台的主官。见“中央观象台”。

  • 三司推勘院

    官署名。宋太祖开宝八年(975)置,设知推勘院事一人,不久废。仁宗嘉祐五年(1060),设三司推勘公事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,掌推劾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三部公事。神宗元丰元年(1078)罢。官署名。宋开宝八年

  • 师傅

    历代太子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师、少傅、少保通称,或亦指王府师、傅及三公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 “自孔子卒后,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,大者为师傅卿相。”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寡人宫居,属于师傅,不能与国谋。

  • 旗鼓拽刺

    辽朝御帐、亲王及诸军掌旗鼓者,兼掌护卫之事。

  • 贾部曹令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费于传》:“(费于)以宿卫之勤,除宁远将军,赐爵松杨男。迁商、贾部二曹令,除平南将军,怀州刺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