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世官

世官

由一族一姓世代承袭的职官。起源于商周,后世沿之。各朝允许传承的职位不一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 “士无世官。”赵岐注: “仕为大臣,不得世官,贤臣乃得世禄也。”明朝多以武职为世职,如指挥使、指挥同知、指挥佥事等,分袭职、替职二种; 都督、都指挥使、留守等一般不得为世职,仅有出特恩为世职者。又历朝掌管天文的官吏多为世官。


古代某官世代由一族一姓执掌,称为世官。如周的祖先弃世为后稷,汉代司马谈、司马迁两代为太史令,都是世官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士无世官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宜都章京

    即“伊都章京”。

  • 右鹿蠡王

    匈奴王号,北匈奴降者於除鞬曾为此王。《后汉书·袁张韩周列传·袁安传》:“宪竟立匈奴降者右鹿蠡王於除鞬为单于,后遂反叛。”

  • 勾覆案

    官署名。宋哲宗元祐元年 (1086) 置,隶户部,职同刑部之比部。三年,以其事归比部。

  • 召募使

    使职名。唐德宗建中四年 (783)以神策军使白志贞为京城召募使,募禁兵以讨李希烈,以曾为节度、观察、团练使者子弟率奴马自备资装从军,授以五品官,贫者甚苦之,人心动摇。

  • 进士出身

    科举制度。进士科考第分五等,第三等即称“进士出身”。元、明、清诸朝规定,经殿试取录者共分三甲,第二甲赐进士出身。

  • 大和库使

    官名。《五代会要》卷二十四《诸使杂录》记五代后梁时有大和库使。按大和为唐文宗年号,可能大和库始设于唐文宗时,为内廷库藏之一,设使以管理之。

  • 大?局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府寺大��局长官, 属诸冶西道署。

  • 当塗

    即“当途”。

  • 管理光禄寺事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光禄寺主管官。乾隆十三年(1748)设,由皇帝特简,无常员。掌总理大内膳羞及祭祀朝会等大典礼预备筵席诸事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官名。清乾隆十三年(公元1748年)以后,特简满大臣一人

  • 阿思哈尼哈番

    爵名。清初九等世爵之第五等。乾隆元年 (1736) 定汉文名为“男”。分为四等,叙正二品,不加美名。参见“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