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书拜官
汉朝选官制度。即上书言事符合皇帝旨意者授以官职。武帝时,上书言得失而求官者以千数,名臣如东方朔、终军、朱买臣、主父偃等皆以上书拜官。
汉朝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。其选法是:皇帝下诏征召,上书人自荐,皇上亲自审阅,认为好的就录用,有的授以郎中、谒者给事中,有的备顾问应对。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至长安上书言事,武帝异其文,拜军为谒者给事中。”
汉朝选官制度。即上书言事符合皇帝旨意者授以官职。武帝时,上书言得失而求官者以千数,名臣如东方朔、终军、朱买臣、主父偃等皆以上书拜官。
汉朝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。其选法是:皇帝下诏征召,上书人自荐,皇上亲自审阅,认为好的就录用,有的授以郎中、谒者给事中,有的备顾问应对。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至长安上书言事,武帝异其文,拜军为谒者给事中。”
即“修订法律馆”。
官名。明成祖永乐初年于北京置。后除“行在”字。详见“行在五军都督府”条。
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门候的佐官,参见“门候”。
指势要之官。宋陆游《感遇诗》:“仕宦五十年,终不慕热官。”
审判机构名。清末置,由大理院刑科主管,掌审判不服各省高等审判厅判决的上诉案件。
见“牧养监”。
即“噶布什贤下”。
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门下省置,掌有关章奏之事,以本省属吏领之。宋代门下省吏员办事诸房之一。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说:“门下凡分房十……曰开拆房,曰章奏房,曰制敕库房,亦皆
官名。北齐置。 从九品上。 参见“牸羊局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仿《周礼》犬人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,管理田猎中所用的犬,正二命。下设掌犬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参见“犬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