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部副使
官名统称。即盐铁副使、度支副使、户部副使。宋太宗雍熙 (984—987) 中始置,以员外郎以上官充任,分领三部之事。后或省或置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
盐铁副使、度支副使与户部副使的总称。宋太宗至真宗朝,两度废三司为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三部,置盐铁使、度支使及户部使,并各设副使以佐之。咸平六年(公元1003年)又将三部合为三司,重设三司使,废三部使,但保留三部副使作为三司属官,分掌三部事务。
官名统称。即盐铁副使、度支副使、户部副使。宋太宗雍熙 (984—987) 中始置,以员外郎以上官充任,分领三部之事。后或省或置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
盐铁副使、度支副使与户部副使的总称。宋太宗至真宗朝,两度废三司为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三部,置盐铁使、度支使及户部使,并各设副使以佐之。咸平六年(公元1003年)又将三部合为三司,重设三司使,废三部使,但保留三部副使作为三司属官,分掌三部事务。
官名。清朝前锋营之职官。额定八员,左、右翼各四人。由统领于前锋校内选充。佐前锋参领掌分辖营众。
清朝五贡之一。即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,亦称“优生”。初分贡、监名色,廪生、增生准做优贡,附生准做优监。乾隆(1736—1795)中定,每三年由各省学政考选,大省五、六名,中省三、四名,小省一、二名,
官名。西晋末凉州张轨置为统兵主将,地位高于一般州所置督护。氾瑷任此职时,率兵二万讨东羌校尉韩雅。见《晋书·张轨传》。
黄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黄帝”。
官名。士曹长官。晋朝、南朝宋置。南朝宋七品。唐朝时为士曹参军事的省称。宋朝亦置。参见“士曹”。官名。北齐、唐、宋皆置,掌土功、公廨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·王府官》。参看《隋书·百官中》、《宋史·职官六
官署名。设于辽圣宗统和四年(986)。镇抚山西州县。官署名。辽置,设官有云州管内宣谕招抚使二员,属南面京官。统和四年(公元986年)韩毗哥、邢抱朴曾任此职。
官名。宋置。见“客省”。
参见“十威将军”。
东宫武官名。见“太子殿中将军”。
官署名。宋朝置,掌臣僚及外国进奉礼物之事。初以横行使、副使管勾,神宗元丰五年(1082)改官制,设引进使、副使各二人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改武臣官名,改置知引进事为长官。辽朝属客省,以引进使为长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