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鹳山

龙鹳山

亦作龙观山,又名万胜冈。在今四川雅安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7雅州:万胜冈“在州龙观山,有龙观寺”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5雅州:万胜冈“在州西。有龙观寺。其趾曰百丈山, 自邛崃或起或伏,环雅州治”。清费密《荒书》:明崇祯十七年(1644),张献忠义军张能奇守雅州,“曹勋率诸将攻雅州,大破贼于雅州龙鹳山下,贼败入雅州。诸将乘胜至雅城下,贼出战,勋败归荣经县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奴诺城

    在今四川越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越巂卫军民指挥使司:奴诺城“在卫北十七里。《寰宇记》:诸葛武侯征蛮所筑憩军之所。以奴诺川为名”。

  • 缑山

    即缑氏山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。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,作有 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 诗。古称缑氏山、覆釜堆、抚父堆。在河南省偃师市南。东西长1千米。山体为红砂岩。海拔308米。山上有武则天手

  • 沙丘城

    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掖县:“相传商纣所筑。”

  • ?渠

    西汉武帝时凿。在今陕西周至县西。另说在今陕西岐山县东、扶风县西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 师古引如淳曰:“��音韦,水出韦谷”,因名。同书《沟洫志》:“关中灵轵、成国、ᖡ

  • 军屯堰

    明建,在今四川绵竹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绵州》:军屯堰“在今绵竹县北三十里。今名官渠堰。其下有硼砂、走水、袭家、唐家、黄土、马坝等堰,皆引绵水溉田”。

  • 益阳江

    资水在湖南益阳市及益阳县附近之地称益阳江。《水经· 湘水注》: “湘水左会清水口,资水也,世谓之益阳江。” 又 《水经·资水》: 资水 “又东北过益阳县北,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,东北入于江也”。郦道元注

  • 沁城

    即今新疆哈密市东二百里沁城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沁城,“蒙语呼塔勒纳沁,言旷野有鸦,或云果子沟也。回语呼塔什伯拉克。塔什,石也,伯拉克,庙也。雍正初大将军岳钟琪始议屯垦于此。今驻守备,耕

  • 北庄市

    即今浙江嵊县东北漳镇。清道光《嵊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北庄市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

  • 思善侯国

    东汉章和二年 (88) 析城父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南八十里古城集。三国魏改为思善县。东汉章和二年(88年)析城父县置,治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。属汝南郡。三国魏时国除为县。

  • 复 (復) 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。东汉省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清河又东北径复阳县故城西。汉高祖七年,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。王莽更名之曰乐岁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乐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,故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