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都镇
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龙都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上元县:“龙都镇在城南四十里。”
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部、句容河南岸。属湖熟镇。人口 1200。原龙都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以其地多泉井,宋设泉都市。清称镇,以传说有九龙聚此改名龙都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建材、机械、纺织、化工、电子玩具、服装等厂。南京第二泵厂、南京烟滤嘴丝束厂、南京紫光绒线厂驻此。公路通湖熟、秣陵等地。
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龙都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上元县:“龙都镇在城南四十里。”
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部、句容河南岸。属湖熟镇。人口 1200。原龙都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以其地多泉井,宋设泉都市。清称镇,以传说有九龙聚此改名龙都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建材、机械、纺织、化工、电子玩具、服装等厂。南京第二泵厂、南京烟滤嘴丝束厂、南京紫光绒线厂驻此。公路通湖熟、秣陵等地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海宁县置,属歙州。治所在南当水口山上(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渠口乡)。取旧县名休阳、海宁首尾各一字为名。大业三年(607)为新安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仍属歙州。七年(624)
明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。后废。明置,治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北阿思。属松潘卫。后废。
即昌谷。今河南洛宁县东北、宜阳县西之连昌河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“又东有昌涧水注之。水出西北宜阳山,……南注于洛。”
亦作维山。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汉中郡房陵县: “淮山,淮水所出,东至中庐入沔。”
①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八十里。遗址尚存。《后汉书· 段熲传》:建宁元年 (168) 春,“熲将兵万余人,赍十五日粮,从彭阳直指高平,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”。晋废。②北魏置,为西北地郡
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。为汉水支流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三年 (前699),楚屈瑕伐罗,“及鄢,乱次以济”。杜注: “鄢水,在襄阳宜城县入汉。” 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夷水,蛮水也。桓温父名夷,改曰蛮水……
①明万历十八年(1590)置,为龙安府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。十九年(1591)改为平武县。②清雍正三年(1725)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宁武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罗山县(今河南罗山县)。八年 (625) 废。
即今天津市蓟县西三十里邦钧镇。宋洪皓《松漠纪闻》:“蓟州三十里至邦军店。”即此。清改为邦均店镇。
又作米水。即今云南马龙县和曲靖市北阿幢河。汉至南朝称迷水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铜濑县:“谈虏山,迷水所出,东至谈稿入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