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泽岭
即黄泽。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乐平郡辽阳县有黄泽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五年 (915),“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,与存审会于临清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左权县东南、河北省武安市西北。为历代穿越太行山主要通道之一。
即黄泽。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乐平郡辽阳县有黄泽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五年 (915),“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,与存审会于临清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左权县东南、河北省武安市西北。为历代穿越太行山主要通道之一。
即比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
在今越南河内市西河山平省境内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宣德元年(1426),王通讨交趾黎利,“马瑛败贼清威,至石室与通会,俱至应平宁桥。士卒行泥泞中,遇伏兵,大败”。在今越南河西省章美一带。明宣德元年(14
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求江。以流经如月村而名。《元史·安南传》:至元二十二年(1285),镇南王征安南,“官军至如月江,(陈)日烜遣怀文侯来战”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有如月江路, 以江而名。吴士连《大越史记
①即南口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二十五里南口镇。《北齐书·文宣纪》: 天保六年 (555),“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,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”。即此。②又称沔口。为夏水 (汉水) 入长江之口。三国吴
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十五里,临青衣江。《寰宇记》卷74夹江县:“平羌化山在县西一十里。《图经》云:天下二十四化,此其一也。道士常正一得道此山,丹灶履迹存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夹江县:平羌山在“县西十五里。
隋开皇十五年(595)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四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8大宾县:“以县西北宾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属浔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桂平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五年(595年
①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古城镇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,仍属勃海郡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移治今阜城县。隋属信都郡。唐属冀州,天祐二年 (905) 改名汉阜县。五代汉复名阜城县。北宋属永
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黄竹塘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: 黄竹塘隘 “在县西三十里。路通龙川县”。
清置,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二十八里巴邑镇村。北魏为下封县治。
一译金地。梵语意为吉祥胜利。所指地域,有时为缅甸南部,有时为暹罗,有时为马来半岛,有时为苏门答腊。一说为东南亚地区的泛称。惟托勒密和其他古代西方地理学家所称之Gold Khersonese,系指今马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