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桥镇

黄桥镇

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1940年新四军在此取得黄桥战役的巨大胜利。

②即今江苏江阴市西南黄桥村。清道光 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“黄桥镇五保,县西南二十五里。” 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江阴县西南有 “黄桥镇”。


(1)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中南部。面积23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,人口1500。1949年为黄桥乡。1957年占上、大华、渔耕三乡并入,1958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为黄桥乡,1992年置镇。境内鱼塘密布,是全国著名的内塘养殖高产基地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水产品。有化工、日化、电子、电镀、纺织、机械、印刷等厂。珍珠项链、仿古铜器为传统工艺品。沪宁高速公路、苏黄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苏省泰兴市中东部。面积71平方千米。人口9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。古名永丰里,北宋元丰年间即成集市,称永丰镇。明代因黄桥两端商贸市场发达,改名黄桥镇。1949年为黄桥镇,1958年改公社,1959年改名为黄桥镇公社,1962年置黄桥镇。1994年三里乡并入,2000年横巷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蚕茧。特产“黄桥烧饼”。有轻纺、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制药、印刷、建材、服装、食品等厂。新长铁路和姜八、泰如公路经此。1940年黄桥战役发生于此。有新四军黄桥战役历史陈列馆。(3)在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。面积71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集,人口1000。因黄姓在此建三座桥故名。1992年彭林、新庙、小集三乡合并建黄桥镇。主产小麦、稻、甘薯。阜淮铁路经此。(4)在江西省吉水县西北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社下,人口2900。镇以黄桥村为名。1950年属黄桥、山原等乡,1955年合置黄桥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2001年西沙乡并入设黄桥镇。产稻、花生、油茶。有农机、白水泥、羽绒、板鸭、粮油加工等厂。赣粤高速公路、吉阜等公路经此。(5)在湖南省洞口县东南部、杨柳江汇入赧水处。面积131.6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铺,人口4500。西南有黄桥,镇以桥名。1952年置镇,1956年并入黄桥乡,1961年复置。1995年金田、石背二乡并入。主产稻、甘薯、小麦、棉花,并产辣椒、花生、烤烟。有制鞋、农机、印刷、纸箱、榨油等厂。为县东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公路通洞口镇。赧水可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楚

    ①秦汉时将战国楚地分为西楚、东楚、南楚,合称为三楚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夫自淮北沛、陈、汝南、南郡,此西楚也。……彭城以东,东海、吴、广陵,此东楚也。……衡山、九江、豫章、长沙,是南楚也。”相当今长

  • 敬德县

    1935年改恩阳县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在多敬圩 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敬德镇)。1951年并入德保县。旧县名。1936年由恩阳县及靖西县北部、天保县西部地合置,治多敬圩(今广西德保县西北多敬)。1952年撤

  • 古唐寺

    即大福先寺,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、瀍河乡唐寺门村内。为唐代著名寺院,故名。1922年重修时,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于山门门额题“古唐寺”三字,故又名古唐寺。

  • 半城镇

   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半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:半城镇“在州东北一百十里。商贾辐辏,居民稠密,附近河潮。本朝乾隆四十二年,添设州判驻此,巡私缉匪,兼管水利”。在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,东濒洪泽湖。面积26.

  • 阳川县

    ①西魏置,属丰利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境。北周省入丰利县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阳建县置,属临江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四十里安怀镇。乾元初属龚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4)省入平南县。古县名。(1)

  • 浈山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四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4浈阳县: 浈山 “在县北四十里,浈水所出。尉佗为城于此山上,名曰万人城”。

  • 流江县

    北周武成元年 (559) 置,为渠州及流江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渠县。隋为宕渠郡治。唐武德初为渠州治。天宝初为潾山郡治。乾元初为渠州治。元至元二十六年 (1284) 省入渠州。古县名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

  • 莒父

    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莒县。《春秋》: 定公十四年 (前496),“城莒父及霄”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夏为莒父宰。” 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莒县西。《春秋》定公十四年(前496年):“城莒父

  • 十洲

    海中之十洲。汉东方朔《海内十洲记》载:“汉武帝既闻王母说,八方巨海之中,有祖洲、瀛洲、玄洲、炎洲、长洲、元洲、流洲、生洲、凤麟洲、聚窟洲。有此十洲,乃人迹稀绝处。”亦说指仙境。唐卢照邻《赠李荣道士》诗

  • 葛渡寨

    元置,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