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麻姑山

麻姑山

①一名花姑山。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麻姑山 “在宣城县三十五里。高袤与敬亭山等。麻姑修道于此飙举,有仙坛、丹灶存焉。《九域志》 云,亦曰花姑山”。

②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建昌军南城县: 麻姑山 “在县西南二十二里。山顶有古坛,相传林姑得道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:麻姑山,“ 《旧志》: 山在 (南城) 县西南十里。有仙羊、五老、万寿、秦人、葛仙、逍遥等峰。道书以为第二十八洞天”。


(1)在山西省垣曲县中部。为低中山和丘陵,是亳清河与沇西河的分水岭。同名主峰海拔1038米。山中有落叶阔叶林,特产有沙棘、连翘、枣等。(2)又称花姑山。在安徽省宣州市区东。史称“麻姑之山,高广过于敬亭,昔麻姑于此飙举,有丹灶存”。富铜矿,并有其他稀有金属。(3)在江西省南城县城西南。为武夷山脉中军峰山余脉。海拔500米。传为神话中麻姑仙女得道地,因名。唐代以来为道教胜地,宫观殿宇宏伟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山顶有古坛,相传麻姑得道于此。”唐书法家颜真卿有《麻姑仙坛记》,书法端严雄秀,为著名颜书之一。山有仙羊、五老、万寿、秦人、葛仙、逍遥等峰。几经兴废。山多怪石,有瀑布数十处,其中以“玉练双飞”最著。有泉十三口,泉水清洌。麻姑寿酒,即用此泉水所酿。还有十六峰、五大潭洞、龙门桥等胜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衡州

    南朝陈改衡州置,治所在含洭县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)。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为洭州。南朝陈改衡州置,治含洭县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英德、清远、佛冈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为

  • 平潮镇

    一名三十里埠。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六十二里平潮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通州(今南通市):“平潮镇在城西三十里。”在江苏省通州市西部、通扬运河西岸,西邻如皋市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

  • 涑水城

    在今山西永济市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46河东县: “涑水故城在县东北二十六里。”

  • 新兴州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澂江路。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新兴州,汉新兴县。” 按,汉代在云南未设新兴县,元人误认为南朝建宁郡或南广郡的新兴县在今玉溪,因名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玉

  • 大陵镇

    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西充县东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“扶龙山在西充县之大陵镇。”

  • 义武军

    唐方镇名。建中三年(782)置,治所在定州(今河北定州市)。领定、易、沧三州。后辖境有变化,较长期领易、定二州,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与唐河之间地区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)废。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建中四年(7

  • 毯阳

    即淡洋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塔米昂一带。《元史·成宗纪》: 至元三十年 (1293),毯阳使者回国。

  • 散毛府

    元至元三十一年 (1294) 改散毛洞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。至正六年(1346) 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。元至元三十一年(1294年)以散毛洞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。属四川行省

  • 义阳山

    ①在今河南信阳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2信阳县:“义阳山在县东五十步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汝宁府一》:“本名武山。后依山立义阳郡, 因更名。”②在今贵州风冈县东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石阡府》:义阳山“唐义州治此”

  • 茱萸滩

    亦名铜柱滩。在今湖南新邵县西北二十里资水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宝庆府邵阳县: 茱萸滩在“府北四十里。澬江水势险恶,昔人置铜柱于岸侧,以固牵挽,俗谓五十三滩、四十八滩,此其首也。亦名三百里滩。……明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