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鸿沟

鸿沟

①古运河名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 作大沟。战国魏惠王十年 (前360) 开凿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,以通宋、郑、陈、蔡、曹、卫,与济、汝、淮、泗会。” 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,经中牟县北、开封市东南,南流经通许县东、太康县西,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。联结濮、济、丹、睢、颍、菏、泗等水,形成了黄、淮平原上庞大的水道交通网。对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、文化的交流与发展,起了促进作用。楚、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,以东为楚,以西为汉。汉代改称狼汤渠。唐以后或因楚、汉曾对垒于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的东、西广武城,遂指两城之间的广武涧为鸿沟,误。

②又名洪沟。在今安徽萧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 鸿沟 “在旧县西北四十里……水患时导流分泄处也。今堙废”。


古水名。战国魏惠王时凿,自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引黄河水南流入圃田泽,东流经今中牟县北,至开封市南折而南流,经今通许县东、太康县西,至淮阳县东南注入颍水。联结济、濮、汳(获)、睢、颍、涡、汝、泗等水,形成了黄淮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网,对促进各地经济、文化交流,发挥了巨大作用。楚、汉相争划界于此:以东属楚,以西属汉。西汉以后又称狼汤渠或蒗荡渠、莨荡渠,魏晋以后开封以南河段改称蔡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台

    集镇名。在山东省寿光市东部。属侯镇。人口3500。为原五台镇人民政府驻地。因境内有“南皮台”(南朝宋侨立南皮县),台周围有以台为方位命名的五村而得名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蔬菜。有化工、板纸、地毯纱、

  • 桂阳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桂阳军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平阳县 (今湖南桂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桂阳、蓝山、嘉禾、临武等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改为桂阳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桂阳军置

  • 立将镇

    即今广东新兴县西南天堂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前所寨

   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灵江北岸前所镇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》: 前所寨 “在临海县东九十里海门卫北。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前千户所,筑城周三里有奇。南临椒江,与卫城仅隔一水。本朝改为寨,设都司、守备驻防。今增置巡

  • 媪围县

    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景泰县东芦阳镇附近。三国魏废。《说文》 作媪闱,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 作温围。古县名。媪围,又作媪闱(《说文解字》)或温围(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)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

  • 西泊

    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旧城西南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卷1:“齐齐哈尔西门外,潴江涨为池,号西泊,土人便之。将军傅玉虑其或涸,凿渠引江水,为源源而来之势,一时畚锸役,豪族子弟应之,渠成,名官沟。……后将

  • 浮中山

    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三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73德阳县: 浮中山,“ 《益州记》 云: 南阴平乡东有浮中山,每芳春游人登赏,谓之迎春冈。四面断绝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德阳县: 浮中山,“亦在县北三十里。山有

  • 中云镇

    即今江西婺源县西中云镇。清康熙《徽州府志》卷1婺源县:三十都有中云村。光绪《婺源县志》卷2:三十都“中云,离城四十里”。(1)在江西省婺源县中南部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云,

  • 库伦旗

    清初设锡埒图库伦旗,俗称小库伦旗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设绥东县, 日伪时改为库伦旗,治所即今内蒙古库伦旗驻地库伦镇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,南邻辽宁省。属通辽市。面积 4650

  • 钱塘港

    即杭州湾。在今浙江省东北、钱塘江入海处。明嘉靖 《筹海图编》 卷5: “杭州居腹里之地,而以钱塘港、海门为分户,南岸为宁绍,北为松嘉,极西尽底为杭州,东临大海。” 港湾为典型的喇叭型海湾,钱塘潮即孕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