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庄镇

马庄镇

即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五十八里马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固安县图:南有马庄。


(1)在河北省固安县南部。面积86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庄,人口4140。因姓得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7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搪瓷、修理等厂。112国道、固马公路经此。(2)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西南部。面积54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庄,人口1.4万。相传明洪武初年苏氏迁此定居。因村临河靠码头,故名码头。后改名北苏马庄。1950年属宁阳第六区,1956年复归泰安县改名西界公社,1960年并入大汶口公社。1984年属大汶口办事处。1985年将原大汶口办事处的马庄乡、董家庄乡和满庄办事处大坡乡的三小乡组建成为郊区马庄乡,1994年改置镇。大汶河、大漕河、小漕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,盛产大麻、芦笋。有石膏矿、岩盐矿、玻璃模具厂、印刷厂等企业。汶马、马泰公路经此,通公共汽车。(3)在山东省诸城市西北部、渠河南岸。面积90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马庄,人口3670。明初立村,因北有马鞍岭,得名大马庄。1950年属太平区,1958年属石埠子公社。1965年析置马庄公社,1984年改乡,2000年设镇。渠河、闸河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棉花、黄烟等。有冷藏、罐头、工艺、蔬菜加工等厂和建筑安装、食用菌养殖等企业。安五公路经此。建有锡山子抗日烈士纪念塔。(4)在山东省费县东南部。面积80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庄,人口2500。该村相传建于明永乐年间,原名饮马庄,后简化为马庄。1945年属费县二区。1958年春撤区成立马庄乡,同年秋成立马庄公社,同年冬改为马庄区。1971年又称为马庄公社,1985年建马庄镇。涑河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山楂、柿饼、蜜枣等。有肉联、果脯、五金工具等厂。有公路通探沂、费城。为抗日英雄姚加宪、姚如峰父子故里。(5)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西北部。面积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庄,人口 3950。明初形成集镇,以马姓居多得名。1950年设马庄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9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机械、砖瓦等厂。为市郊与礼泉、泾阳二县交界处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西兰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秀江驿

   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宜春县:秀江驿“在府城北。旧为秀川公馆,洪武初改置驿”。清时裁。明洪武初置,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东。属袁州府。清废。

  • 尼雅穆尼雅库河

   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上源五道白河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尼雅穆尼雅库河在“(吉林)城东南一千一百八十里。源出长白山,东北流,复折而西入安巴图拉库河。其上流曰舒敏博勒多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

  • 铜鉾城

   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昭宗景福元年 (892) 三月,西川将李简邀击杨守忠于钟阳,“夏四月,简又破 (杨) 守厚于铜鉾,斩获三千余人,降万五千人,(杨) 守忠、守厚皆走”。

  • 鱼城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《吴地记》: “鱼城,吴王养鱼处。” 北宋朱长文 《吴郡图经续记》 卷下:“鱼城在吴县西横山下,遗址尚存。盖吴王控越之地,宜为吴城,谓之鱼城,误也。横山之旁,冈势如城郭状,今犹隐

  • 义合墟

   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义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河源县东北有义合墟。

  • 杨武长官司

    清置,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杨武乡。后废。

  • 满洲国

   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制造的傀儡政权。1932年3月在长春 (今吉林长春市) 成立,扶清末代皇帝溥仪为 “执政”,年号大同。1934年 3 月称满洲帝国,“执政” 改为 “皇帝”,年号康

  • 杜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神明台 (臺)

    汉长安建章宫台榭之 一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 卷下: 汉武帝时 “立神明台、井干楼,高五十丈,辇道相属焉”。师古注引 《汉宫阁疏》 云: “神明台高五十丈,上有九室,恒置九天道士百人。

  • 经棚设治局

    1913年析克什克腾旗置,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(经棚镇)。次年升为经棚县。原属直隶省多伦直隶厅辖境,1914年1月划归热河特别区域,7月置局。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经棚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