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采楼
在今广东韶关市内。明弘治十年(1497)为纪念宋代名医余靖而建,其名取自蔡君谟诗“必有谋猷裨帝右,更加风采动朝端”。1933年重建。楼上挂“风采楼”匾,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手笔。
在今广东韶关市内。明弘治十年(1497)为纪念宋代名医余靖而建,其名取自蔡君谟诗“必有谋猷裨帝右,更加风采动朝端”。1933年重建。楼上挂“风采楼”匾,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手笔。
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四十里八公桥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十一年(1861)四月,清军“追至八公桥”。
即温宿岭。今陕西礼泉县北五凤山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醴泉县有温秀岭。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昌县置,属东阳郡。治所即今浙江遂昌县。隋初废,后复置。唐武德八年 (625) 又废,景云二年 (711) 复置,属括州(后改处州)。元属处州路。明、清属处州府。民国初属浙
唐置,为军事要地,属嘉州。即今四川沐川县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咸通七年(866),南诏兵“出沐源,窥嘉州,破属蛮,遂次沐源”。即此。宋改为沐川砦。古镇名。唐置,即今四川省沐川县。属嘉州。后废。
即今青海境内之昆仑山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 枯尔坤山 “在青海西境”。清阎若璩 《书经地理通释》: “山在今西番界,有三山:一名阿克坦齐钦,一名巴尔布拉,一名巴颜喀喇,总名枯尔坤,译言昆仑也。在
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老通波塘。《清一统志 · 松江府一》 “顾会浦” 条引 《水利志》 云:“宋乾道二年转运副使姜诜开通波大港,即顾会浦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顾会浦 “其上源为通波塘
北魏置,属恒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约一百里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。属恒农郡。北周废。
隋越王侗皇泰元年(618)置,属淮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三十五里。唐武德五年(622)废。
元至正初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鹤峰县东北四十四里下坪镇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 废。永乐五年 (1407) 复置,属容美宣抚司。清初废。元至正初置,治今湖北省鹤峰县东北留驾司。明洪武十四年(1
①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杭州临安县“有石镜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3临安县:石镜山,“按《山川记》云:临安县有石镜,在山之东峰。又《郡国志》云:径二尺七寸,其光照如镜之照物,分毫不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