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神县

青神县

北周改青衣县置,为青神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 (刘家场)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 卷52青神县: “蚕丛衣青而教蚕事,蜀人神之,故曰青神。” 隋属眉山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 属眉州,八年 (625) 移治今青神县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废入眉县,十三年 (1380) 复置,仍属眉州。清康熙六年 (1667) 并入眉州,雍正六年(1728) 复置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南。属眉山市。面积386.8平方千米。人口19.8万。辖4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厢镇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置青神县,并置青神郡。相传蚕丛氏青衣劝农桑,被尊为神,故名。《舆地广记》青神县:“昔蚕丛氏衣青衣,以劝农桑,县盖取此为名。”隋开皇初废郡,县属嘉州。唐属眉州,贞观八年(634年)移今治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;十三年复置,还属眉州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省入眉州,雍正六年(1728年)复置。1913年属上川南道,1914年属建昌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。1953年并入乐山专区。1959年省入眉山县,1962年复置。1968年属乐山地区,1985年属乐山市。1997年属眉山地区,2000年属眉山市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。龙泉山南端伸入县境东南部。丘陵约占总面积78%。岷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,右纳思蒙河,左纳沙溪河,鸿化堰流贯北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及茶叶等。特产长吻鮠(江团)。有农机、印刷、食品、酿造、竹编工艺等工业。为樱桃谷鸭繁殖基地。岷江通航运。有青眉、青乐、青夹等公路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烈士陵园、有北宋淳化四年(993年)王小波起义旧址熊耳山,1935年中共地下党领导的西山起义地及中岩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铁龙堡

    明置,属小河守御千户所。在今四川平武县北铁龙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小河守御千户所: 铁龙堡在 “所东七十六里。有两山对峙,峭壁万仞,二水会流,深不可测。上为铁索桥,索凡六条,各长一十五丈,引于河之西

  • 徒思

    一作途思。在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北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十七年 (1222) 春,“皇子拖雷克徒思、匿察兀儿等城”。

  • 宗安县

    金明昌六年 (1195) 改来宾县置,为宗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。泰和六年(1206) 改为瑞安县。古县名。金明昌六年(1195年)以来宾县改名,治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前卫。属宗州。泰和六年

  • 西陉关

    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十二里雁门关西雁门山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代州雁门县:“有东陉关、西陉关。”即此。北宋杨业曾率兵由此至雁门北口击契丹。元废。即“雁门关”。

  • 博白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南州治。治所即今广西博白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67博白县: “以博白江为名。”六年 (623) 为白州治。北宋政和初属郁林州,三年 (1113) 复为白州治。南宋绍兴六年(

  • 御马厂

    亦名上都牧厂。清置,属上驷院。驻地在博罗和屯 (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)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 御马厂 “亦名上都牧厂。在独石口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罗城。东西距一百三十里,南北距一百九十七里”

  • 江卡

    即今西藏芒康县。清初赏给西藏。《西藏图考》卷3:“由南墩西行一百四十里之江卡,为入藏门户。”清宣统间置江卡委员,属四川省。1912年置宁静县,后设江卡宗。1960年与盐井宗合并设宁静县,驻嘎托。196

  • 大步海

   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新安县“合兰洲”条:“《志》云:县南百余里有大步海,中有媚珠池。南汉时采珠于此。”早巳成陆,今河道纵横。

  • 虎甲山

    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,海澄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海澄县: 虎甲山 “在县 (治今海澄镇)西一里。俗名美山。巉岩盘踞”。

  • 平绥铁路

    即京绥铁路。自北京丰台至绥远省会归绥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。因1928—1949年北京称为北平,故称京绥铁路为平绥铁路。京包铁路旧称。由京绥铁路改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