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田溪
即今浙江省南部小溪。为瓯江最大支流。源出浙江庆元县东北大毛峰,东北流经景宁畲族自治县,于青田县西湖边乡与大溪会合后始称瓯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26处州青田县: “青田溪,在县西南十八里。”
即今浙江省南部小溪。为瓯江最大支流。源出浙江庆元县东北大毛峰,东北流经景宁畲族自治县,于青田县西湖边乡与大溪会合后始称瓯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26处州青田县: “青田溪,在县西南十八里。”
①亦作红桥镇。即今江苏邗江县东南四十里红桥镇。民国 《江都县续志》 卷1: 虹桥镇 “在县城东南,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,下游东与佛感洲相接”。②民国时置,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二十六里虹桥镇。(1)在河北省
亦名子夺、解冻。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。藏语意为锤形放牧地。清徐瀛 《西征日记》: 自洛龙宗七十里过铁塘,“又三十里至紫陀” 即此。
即乃东宗。今西藏乃东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奈布东城 “在喇萨东南二百二十里”。后称乃东宗。
①又名西津渡、京口渡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部江边,为南北对渡口。《宋书·刘景素传》:元徽四年(476),刘景素攻京口,“时张保水军泊西渚”。即此。②亦作西陼、南堂西渚、鹦鹉州西渚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西
明洪武四年 (1371) 以旧清川县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。嘉靖四十五年 (1566) 属龙安府。清顺治十六年 (1659)废入平武县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置,治今四川省青川
在今山西天镇县北六十里平远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平远堡“嘉靖二十五年筑,隆庆六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……嘉靖中,寇由此入犯宣镇紫沟诸处”。
①元、明时把中国南海以西,约自东经110°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各地,远至非洲东部,称为西洋。明永乐至宣德时,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(或八次)率领船舰远航南海,西至印度洋各地,通称为下西洋。②明末清初以后,指大
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)置巡司于此。成化八年(1472)裁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成化八年(1472年)裁。
即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老乐安村。旧属崖州,清置巡司于此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(广宁镇)。清康熙三年改置广宁县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辽宁省北宁市。属辽东都司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改置广宁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