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新县

阳新县

①三国吴置,属武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里。隋开皇九年(598)改为富川县。

②1914年改兴国县置,属湖北江汉道。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东南部、长江南岸,南邻江西省。属黄石市。面积 2767 平方千米。人口98.4万。辖15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。汉置下雉县,属江夏郡。三国吴析鄂县置阳新县(治今县西南阳新),与下雉县同属武昌郡。西晋下雉并入阳新。南朝陈分阳新置永兴县,治今阳新县址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阳新县为富川县,属江夏郡;十八年富川县并入永兴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于永兴县置永兴军;三年改兴国军,属江南西路。元为兴国路,属江西行省,后属湖广行省。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朱元璋改兴国府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降府为州,省县入州,属武昌府。清为兴国州。1912年改州为县,1914年复名阳新,治今址,属江汉道。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大冶专区,1952年属黄冈专区,1965年属咸宁专区,1970年属咸宁地区,1996年划归黄石市。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。地处幕阜低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带。河湖密集,东北有长江,中部有富水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料作物、花生、玉米等,盛产苎麻。为全国柑橘重点县和湖北省商品鱼养殖基地。有机械、炼铝、化肥、电子、建材、采矿等厂矿。是全国主要产铜基地之一。长江和富水通航。武九铁路和106、316国道,浮界、横沿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半壁山古战场、文峰塔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都镇

    即今江西铜鼓县东北三都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:义宁州西南铜鼓营东北有三都。(1)在浙江省建德市东部、新安江南岸。面积138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都,人口2000

  • 两岭山

   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忻州》:两岭山“在静乐县东七十里,派自管涔山来,西北诸郡并榆林宁夏,取道于此”。

  • 皮氏县

    秦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市西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改为龙门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河津市西。属河东郡。三国魏、晋属平阳郡。北魏属高凉郡,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改名龙

  • 泸川郡

    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泸州置,治所在泸川县 (今四川泸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泸州、泸县、富顺、隆昌、合江、纳溪、江安等县市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泸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泸川郡。乾

  • 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二十里邦水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为邦水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栗水(邦水)。属管番民总管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为邦水长官司。

  • 竹笮嵊镇

   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二十里竹笮乡。清道光《宁都直隶州志》卷4:有竹笮嵊墟。

  • 翁水

    即今广东翁源县境之翁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4翁源县: 翁水 “出县东北一百四十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 翁水 “源出本县界灵池山,南流九十里至英州江口合大水入广州”。

  • 宁州卫

    又作宁川卫、安州卫。明洪武十二年(1379)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。后废。

  • 折墌城

    一名薛举城。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保定县:折墌故城,“西魏泾州刺史乙弗贵所筑,隋末薛举屯据于此城,举死仁杲复窃据,武德元年讨平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泾州:折墌城“亦曰薛举城。唐初薛

  • 洪岩

    ①在今江西乐平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乐平县: 洪岩 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高耸百丈,盘亘四十里,云气泉声四时不绝”。②在今湖北恩施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施南府》:洪岩 “在恩施县南三十里。高出群山。上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