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沙郡

长沙郡

战国秦置,治所在临湘县(今湖南长沙市)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 载:“轸为车,主风。其旁有一小星,曰长沙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23:长沙“郡以长沙星得名”。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、南部和广西全州、广东连县、阳山等地。西汉高帝五年(前202)改为长沙国。东汉复为郡。辖境渐小。隋开皇中废。大业初复改潭州为长沙郡,并改临湘县为长沙县,为长沙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名潭州。天宝元年(742)又改名长沙郡,乾元元年(758)复名潭州。


战国秦王政二十四年(前223年)灭楚后置,治临湘县(今湖南省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洞庭湖以南湖南省大部、江西省西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、广东省北部沿边地区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为国。东汉为郡,辖境仅有今湖南省邵阳市以北的资水流域、衡阳市以北的湘江流域(其支流涟水中游、蒸水上游、耒水上中游及洣水下游除外)和湖北省通城县地。三国吴分置湘东、衡阳等郡,辖境继续缩小。南朝齐有今湖南省北部的汨罗、湘阴、平江、浏阳、醴陵、株洲等市县地;梁、陈只有今长沙、醴陵、浏阳、株洲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大业初及唐天宝、至德时,又曾改潭州为长沙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光寺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内乌石山。清道光三十年(1850) 6月,英国一名传教士和一名医生来到福州,由英国代理领事金执尔向城内乌石山神光寺僧人租赁房屋,租期半年。侯官县知县兴廉在租契上盖印批准,开英国人在通商口

  • 三貂角

   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贡寮乡东南隅,为台湾岛东北端。因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登陆,称“Santiago”,音译为“三貂”。明末流寓沈光文《平台湾序》称为“三朝”,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2有“山朝山

  • 大明寺

   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中峰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7扬州:“平山堂在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。”相传寺建于南朝宋大明间,故名。唐高僧鉴真大师居住和讲学于此。今寺为清同治年间建。鉴真为扬州人,东渡日本传教,将

  • 豆沙河

   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豆沙河“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。南流入筑水”。明成化初,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。古水名。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,北流入至南河。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

  • 安边场

   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安边镇。清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8宜宾县:安边场在“治西九十里”。《清史稿·殷化行传》:康熙二十一年(1681),与吴三桂将胡国柱“迭战安边”。即此。

  • 布岭

   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。铜壁关设于山顶,为腾越八关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腾越直隶厅》 “布岭”条引《滇附录》:“干崖虽冬月衣葛,犹汗如雨;又西为布岭,稍凉。”

  • 富庶县

    辽开泰二年 (1013) 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东。蒙古至元三年 (1266) 废。后复置,属大宁路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置,治今辽宁省建平县东公营子村,属大定府。蒙古至

  • 界首市

    1948年改界首县置,即今安徽界首市。在安徽省西北部。阜阳市代管。面积667平方千米。人口74.1万。辖3乡、12镇、3街道办事处。市人民政府驻东城办事处。古称界沟,春秋楚国筑养城是其建城之始。秦初境

  • 白马河

    ①在今河北饶阳县南,东南流入武强县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白马河“上承滹沱,东径乐乡县北、饶阳县南,又东南径武邑郡北而东入衡水”。《寰宇记》卷63饶阳县:枯白马渠“一名黄河。今名白马沟。……李公绪《赵记

  • 三捧舍

    在今贵州独山县南百二十里尧棒乡。明、清置三捧土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