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乐山口
一称山口镇。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一称山口镇。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亦作岭。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南、 敦化市西北界上,为张广才岭支脉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图: 东南有7
战国楚邑。在今安徽临泉县南。为战国时代自鄂 (今湖北鄂州市) 至郢 (今安徽寿县西四十里)途中要地。《鄂君启节》 铭文云: 自鄂往,“庚阳丘,庚邡城,……庚高丘,……庚郢”。疑当在《水经·淮水注》 中
即今安徽芜湖市东北裕溪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越南中部东南之芽庄。是古代中西交通沿海航线要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广州通海夷道“门毒国,又一日行,至古笪国”。
清光绪年间置。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库米什镇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吐鲁番厅:库木什阿哈玛驿,“驿以山名。回语库木什,银也。阿哈玛,积而不散之谓,即唐书所谓银山碛也”。
即今河北威县东北寺庄乡。明嘉靖《威县志》卷2:寺庄集“在县东北七十里”。
亦名丹山、丹神山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1: 丹山县 “取界内崇丹山为名”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南梅亭山。《清一统志· 武昌府》: 封建亭,“明太祖既降陈理,驻跸山上,得使报生皇六子,喜曰: 他日以此子王楚。及封,议王齐,宝三铸不成。因悟曰: 朕昔驻梅亭有言,其王楚乎? 一铸而
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南包河公园香花墩。明弘治年间为纪念北宋包拯而建的专祠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二》“五贤祠”条下:“又有包公祠,在府城南门外香花墩,专祠包拯。旧名包公书院。明知府宋鉴建。”在安徽省合肥市区包
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高平县: “有省冤谷。本杀谷,玄宗幸潞州,过之,因更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44泽州高平县:“省冤谷东西、南北各六十步,在县西北二十五里。秦垒西面以百步即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