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铁门关

铁门关

①明置,属迁安县。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铁门关 “在县西北百里,距关二里即遵化县界之李家谷口。《郡志》: 关南十五里为窟窿山,山多洞穴,高与铁门关齐”。

②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、陕西定边县东北界上。《宋史·王超传·子德用》: 至道二年 (996),“分五路出兵击李继迁,超帅兵六万出绥、夏,德用年十七,为先锋,将万人战铁门关”。

③金置,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七十里汀河乡东南前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利津县: “旧置关于此,以控滨海之险。稍东丰国镇也。”

④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9汉阳府: 铁门关 “在禹功矶旁。吴、魏相持,用兵沔口,于此设关为险”。

⑤即今新疆库尔勒市北铁门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“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。” 即此。唐诗人岑参 《题铁门关楼》 诗: “铁关天西涯,极目少行人。关门一小吏,终日对石壁。桥跨千仞危,路盘两崖窄。试登西楼望,一望头欲白。”

⑥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杰尔宾特西约二十六里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十六年 (1221) “夏四月,驻跸铁门关”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 渴石 “又西三百里,大山屹立,中有石峡,两崖如斧劈。行二三里出峡口,有石门,色似铁,路通东西,番人号为铁门关,设兵守之。或言元太祖至东印度铁门关,遇一角兽,能人言,即此地也”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库尔勒市间。扼孔雀河上游长达14千米的陡峭峡谷的出口,是古代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孔道。晋代在此设关,因其险固,故称铁门关。峡谷亦因之称铁关谷,也叫遮留谷,今通称哈满沟。峭壁千仞,地势险要。唐代诗人岑参的《题铁门关楼》有“桥跨千仞危,路盘两崖窄”句,在其《银山碛西馆》诗又有“银山峡口风似箭,铁门关西月如练”句。今遗址尚存。关旁绝壁上刻有隶书“襟山带河”四大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桃村

    ①即今山东栖霞市东南桃村镇。1945—1950年为牙前县治。②即今广东顺德市北桃村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卷16: 顺德县有 “桃村墟”。

  • 福阳县

    唐永淳元年 (682) 置,属党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。次年属平琴州。建中二年 (781)属党州。北宋开宝七年 (974) 废。古县名。唐永淳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。属平琴州,至德二载

  • 茗盈州

    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北全茗镇东茗盈村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。1916年与龙英、全茗二土州合并设置龙茗县。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北旧茗盈。为邕州所领羁

  • 华川县

    ①唐武德四年(621)分乌伤县置,属绸州。治所在今浙江义乌市西南三十里。七年(624)废。②唐垂拱二年(686)改华亭县置,属陇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华亭县。神龙元年(705)复改华亭县。古县名。(1)唐武

  • 陡沟

    又名徙沟。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、固镇县东,北接马路沟,南入浍。长约二十余里。《宋史·李显宗传》: 南宋隆兴元年 (1163),李显宗 “自濠梁渡淮,至陡沟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。南宋隆兴元年(11

  • 惟塔噶珊

    亦作惟他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有 “惟他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《瑷珲条约》 被俄割占。

  • 分水场

    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。明正德《夔州府志》卷6:“分水公馆在县西百里。弘治十年建。”

  • 沙尔池

    当在今青海天峻县境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:“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。”民国许公武《青海志略》:“沙尔池在和硕特北左翼旗东境,当拜王都岭之东麓,周六十余里,东流汇于布喀河。一名善池

  • 西疆郡

    北周置,属叠州。治所在合川县(今甘肃迭部县西北白龙江北岸)。以西疆山为名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置,治合川县(今甘肃迭部县西)。辖境不详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八仙洞

    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锦屏山(阆中山)。清道光《保宁府志》卷6:八仙洞“嘉庆十六年,川北镇罗思举所开凿,八仙像并纯阳瓜皮诗于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