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堂峡
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4怀安军: 鳖灵迹 “在金堂峡南岸,去军二十余里。石门有巨迹,长三四尺。旁刻 ‘鳖灵跡’ 三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金堂县: 金堂峡在 “县东二十里。两山拱峙,河流其中。相传望帝相鳖灵所凿,宋转运使韩复修之, 以通舟楫, 亦曰峡口。 《图经》: 旧金堂县治峡口,今县治为古城镇”。沱江切割龙泉山而成鳖灵峡 (长0.8公里)、明月峡 (长6公里)、九龙峡 (长1公里) 总称金堂峡。
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4怀安军: 鳖灵迹 “在金堂峡南岸,去军二十余里。石门有巨迹,长三四尺。旁刻 ‘鳖灵跡’ 三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金堂县: 金堂峡在 “县东二十里。两山拱峙,河流其中。相传望帝相鳖灵所凿,宋转运使韩复修之, 以通舟楫, 亦曰峡口。 《图经》: 旧金堂县治峡口,今县治为古城镇”。沱江切割龙泉山而成鳖灵峡 (长0.8公里)、明月峡 (长6公里)、九龙峡 (长1公里) 总称金堂峡。
1925年由胶东道分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胶县 (今山东胶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、胶州、胶南、诸城、高密、安丘、昌邑、潍坊、平度、即墨、莱州等市县地。1928年废。
即今山东青岛市东大福岛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 一》: 福岛 “在即墨县南五十里。其相望又有香岛、塔沙岛、积谷岛、车牛岛,俱在县南海中”。同治 《即墨县志》 卷1: 徐福岛,“相传徐福求仙住此,故名”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东琼花观之南。即古兴教寺。北宋淳化间 (990—994) 建。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) 改今名。
在今越南北部河北省谅江县境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永乐四年(1406),广西右副将军黄中等,“护(陈)天平入鸡陵关,将至芹站,(胡)伏兵邀杀天平,中等败还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即可失哈耳。今新疆喀什市。《蒙兀儿史记·成吉思汗纪》:太祖十三年(1218),令降将曷思麦里传乃蛮主曲出律首级,“徇下乞思合儿、兀里羌、兀丹”。见“疏勒国”。
唐神龙元年 (705) 析鄮县、宁海二县置,属台州。治所在彭姥村(今浙江象山县治)。以山得名。广德二年 (764) 改属明州。南宋属庆元府。元属庆元路。明、清属宁波府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东北耶拉布加地方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东北耶拉布加地方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新安县“合兰洲”条:“《志》云:县南百余里有大步海,中有媚珠池。南汉时采珠于此。”早巳成陆,今河道纵横。
即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汪甸瑶族乡。清属凌云县,有外委戍守。
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白府: “光绪三十三年,分临江县及吉林长白山北麓地,设治塔甸,置府。……府治居十八道、十九道沟间。唐灭高丽,用兵于此。”即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城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