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猪坪
在今陕西柞水县南十五里。明景泰三年(1452) 于此置镇安县,天顺七年 (1463) 移治谢家湾。
在今陕西省柞水县北。明景泰三年(1452年)于此置镇安县。天顺七年(1463年),县移治谢家湾。
在今陕西柞水县南十五里。明景泰三年(1452) 于此置镇安县,天顺七年 (1463) 移治谢家湾。
在今陕西省柞水县北。明景泰三年(1452年)于此置镇安县。天顺七年(1463年),县移治谢家湾。
南朝梁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。北周废入汉南县。
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佳冬乡。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茄藤社。清康熙间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2:茄藤社 “离府治二百七十里”。
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四十里白沙铺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兴国州西北有白沙铺市。
明置,属漳浦县。即今福建漳浦县治。清嘉庆五年(1800)于此置云霄厅。1913年改为云霄县。
①即马头山。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四十里,与乡宁、稷山县交界处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:马首山“俗名马头山。《州志》:《左传》‘赵盾田于首山’, 即此”。②又名首山、驻跸山。即今辽宁辽阳市西南首山。《新唐书·
即今贵州遵义县北龙岩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牂柯郡鄨县:“不狼山,鄨水所出,东入沅。”《水经·延江水注》:“(鄨)县有鄨水,出鄨邑西不狼山,东与温水合。”《水经注疏》引洪亮吉曰:“鄨水为今湘江,出遵义县北
即多奉县。唐置,属羁縻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。都为多之讹。
又名中川水。在今山东长清县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 载:“(中川)水东南出山茌县之分水岭,溪一源两分,泉流半解,亦谓之分流交。半水南出太山入汶:半水出山茌县西北流,径东太原郡南,郡治山茌,西北与宾溪水合。
又作马迴岭。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镇,与德安县接界。清同治《九江府志》卷4德安县:马回岭在“县北三十里。明初破陈友谅后军至此回马,故名”。
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南峨公山。《宋书·萧思话传》: 元嘉十年 (433) 三月,“ (萧) 承之率众军进据峨公固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