鄗县
西汉元朔五年 (前124),武帝封赵敬肃王子舟为部侯,后为县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二十一里固城店镇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建武元年 (25),光武行至鄗,“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、五成陌” 即皇帝位。即此。东汉改名高邑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改鄗侯国置,治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固城店,属巨鹿郡。公元25年,刘秀在县南千秋亭五城陌即皇帝位,建立东汉政权,改名高邑县。
西汉元朔五年 (前124),武帝封赵敬肃王子舟为部侯,后为县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二十一里固城店镇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建武元年 (25),光武行至鄗,“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、五成陌” 即皇帝位。即此。东汉改名高邑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改鄗侯国置,治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固城店,属巨鹿郡。公元25年,刘秀在县南千秋亭五城陌即皇帝位,建立东汉政权,改名高邑县。
①东汉以武城县改名,属定襄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。一说即今和林格尔县东南新店子古城。后废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改武义县置,属婺州。治所即今浙江武义县 (壶山镇)。天祐中复名武义县。③191
在今蒙古国西车车尔勒格西南,为杭爱山东南脉。《魏书· 蠕蠕传》: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 (449),世祖亲征吐贺真,“与诸军期会于地弗池。吐贺真悉国精锐,军资世盛,围 (高凉王) 那数十重,那掘长围坚守,
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分贵州卫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永乐间改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废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。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
在今广东兴宁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: 消陂尾隘在 “县南七十里。亦路出程乡,为水口之外卫”。
①南朝宋置,属随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北。南齐属随郡。西魏改为吉阳县。②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为应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广水市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应山县。③东魏置,属阳安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确
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家渡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乐昌县: “西北有黄圃,又有罗家湾巡检司。”
元于新城镇置,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。
北宋崇宁五年(1106)置,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。大观元年(1107)废,后复置。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置那地州。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
亦作天林庄。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南天林乡。清道光《桐城续修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天宁庄“小镇。城南二十五里由县往府之路”。
①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。东汉作浚遒县。西晋属淮南郡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 “石聪攻寿春,不克,遂寇逡遒、阜陵,杀掠五千余人,京师大震。” 即此。东晋咸和初废。②东晋咸和初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