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鄂岳

鄂岳

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 (759) 置鄂、岳、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,大历八年 (773) 后改设鄂岳观察使。治所在鄂州 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。辖境时有变化,较长期领有鄂、岳、蕲、黄、安、申等州,相当今湖北广水、应城、汉川、蒲圻等市县以东,河南淮河以南,湖南洞庭湖、汩罗江以北地。永贞、元和间,宝历、太和间,大中初期,文德、天祐间曾改为武昌军节度使。


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(759年)置鄂、岳、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,大历八年(773年)以后为鄂岳观察使。永贞、元和间,宝历、太和间,大中初期,文德、天祐间曾为武昌军节度使。治鄂州(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,辖境时有改变,较长期领有鄂、岳、蕲、黄、安、申等州,相当今湖北省广水、应城、汉川、赤壁等市以东,河南省淮河以南,湖南省洞庭湖、汨罗江以北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流关

    南唐置,在今安徽滁州市西二十五里关山中段山口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,帝下诏亲征淮南,“皇甫晖、姚凤退保清流关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滁州: “西南有清流山,清流关在其南,清流水出

  • 落星冈

    又名落星墩、落星矶、落星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附近。《南齐书·陈显达传》: 永元元年 (499),“数千人登落星冈”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“落星山” 条引 《图经》 云: “昔有大星落于此

  • 随州站

    又作随州县。明置,在今朝鲜咸镜北道钟城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“随州县”。后废。

  • 后沥水

    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北。源于鼎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沥湖,“湖水环流经(石室)岩后,束为小渠,谓之后沥水,绕北山石子滩三十里,出灵羊峡入江”。

  • 龙湾

    ①即今吉林农安县的旧称。清光绪十四年(1888)置农安县于此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农安县,土名龙湾。”②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北。《宋史·岳飞传》: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“金兀术次龙湾。以飞骑三百

  • 临河县

    ①秦置,属九原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古城乡 (高油房) 古城。西汉属朔方郡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。东径高阙南。河水又东径临河县故城北。” 民国 《临河县志》 卷下有

  • 云林县

    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,属台湾府。治所在林圮埔(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)。据连横《台湾通史》:“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,则为抚垦之计尔。先是光绪十三年,划嘉义以北之地,经营新邑,择治于林圮埔之云林坪,

  • 五屼山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西汉扬雄《蜀都赋》:“五屼参差。”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蹑五屼之蹇浐。”刘逵注:“五屼,山名也。一山有五重,在越巂,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。”皆指此。

  • 白起洞

    在今湖北宜昌市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3峡州:白起洞“在夷陵县。世传白起烧夷陵时驻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夷陵州“明月峡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州北十五里有白起洞,俗传秦白起烧夷陵时驻此。”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

  • 磁器口

    亦名龙隐镇,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沙坪坝磁器口街道办事处。当清水溪注入嘉陵江处。民国 《巴县志》 卷1: 龙隐镇 “水陆交会,极便舟车,为城西重镇,陶器甲全县,故里人又呼曰磁器口”。区片名。在北京市崇文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