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春秋郑邑,在今山东费县东约三十七里处。《公羊传》:隐公八年(前715),“公会齐侯于邴”,即此。《春秋》作防。

②春秋鲁邑,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四十余里。《公羊传》:隐公九年(前714),“公会齐侯于邴”,即此。《春秋》作防。

③即祊。春秋时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。在今山东费县东方城镇北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八年》:“邴者何,郑汤沐之邑也。”是郑助天子祭泰山之邑。《春秋》作祊。


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山东省费县东。《公羊传》隐公八年(前715年):“邴者何,郑汤沐之邑也。”为郑助天子祭泰山之邑。后“郑伯使宛来归邴”于鲁。《春秋》作祊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家渡

   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九十里红江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 康家渡盐课司 “在蓬溪县。本朝乾隆元年置”。民国改设县佐。1985年改置红江镇。

  • 牟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密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六十里斗鸡台。大业二年(606)改安丘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。属高密郡。大业二年(606年)改为安丘县。

  • 我罗城

   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。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:东晋义熙五年(409),“勃勃又攻(姚)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,弥姐豪地于我罗城, 皆拔之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二》:“黄石即百泉废县,我罗城在黄石东。”在

  • 长洲县

   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696)分吴县置,与吴县并为苏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。《元和志》卷25:长洲县“取长洲苑为名”。宋为平江府治。元为平江路治。明为苏州府治。1912年并入吴县。古旧县名。武周万岁

  • 长沟镇

    ①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三十二里长沟镇。清光绪《顺天府志》卷29房山县:“西南三十五里长沟镇,管村十三。”②民国置,即今山东济宁市西北三十二里长沟镇。元、明以来为漕运要冲。(1)在北京市房山区南部,邻接

  • 崇宁县

    北宋崇宁元年 (1102) 改永昌县置,属彭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。明洪武四年(1371) 属成都府,十年 (1377) 省入灌县,十三年(1380) 复置。清康熙七年 (1668) 废入郫县

  • 介休县

    ①西晋改界休县置,属西河国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后废。北魏太和八年(484)复置,属西河郡。移治今介休市。北周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平昌县为介休县,属介州。治所即今介休市。大业初属西河

  • 陵湖

    亦作艾陵湖。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江都郡江阳县有陵湖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扬州府江都县: “东北有艾陵湖。”

  • 河阳军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建中二年 (781) 置河阳三城节度使,寻改为河阳军节度使,治所在河阳县 (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)。元和九年 (814) 徙治汝州 (今河南汝州市),十三年 (818) 废。会昌三年(

  • 降昆县

    唐贞观中置,属羁縻琰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年间置,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。属黔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