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达活河

达活河

即古蓼水。源于今河北邢台市西北达活泉,东入牛尾河,北径任县北入大陆泽。《寰宇记》卷59龙冈县:蓼水“一名达活水,出襄国(按:今邢台市)西石井冈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达活河,“《旧志》:源出府(按:顺德府治,今邢台市)西北,南一泉曰紫金,北一泉曰野狐,三水汇流,总名达活,北流经邢台之李道村,东北入任县界,至县东北薄村,又合蔡马、圣水、三河至塔圪台入泽。按,达活泉岁久湮塞,本(清)朝乾隆十二年重浚,泉流四注,灌溉甚薄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伊镇

   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。《宋史·魏胜传》:南宋绍兴末,“遂取海州……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,与金兵遇,胜迎击走之,追至城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大伊镇“在州南六十里。本朝乾隆十二年,移州同于此”。1948年灌

  • 大岩江

    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西山阳洞长官司:大岩江“在司(今西山镇)南。源出大岩山,东南流入福禄江”。

  • 丰乐河镇

    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六十里丰乐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钟祥县:丰乐水,“《志》云,丰乐河为郡城津渡要口。常议设兵巡戍。嘉靖十八年车驾南巡以及回銮皆常驻于此”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泺口镇

    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洛口。为泺水入古济水 (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) 之口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泺水 “北流注于济,谓之泺口”。筑堰以分其流,故亦名堰头镇。又曰下泺镇。明置堰头镇巡司。

  • 丁溪闸

    在今江苏大丰县西南角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兴化县:丁溪闸“在县东一百三里。即丁溪盐场也。又东北七里为少海、草堰二场,又东北百二十里曰白驹场,又北曰刘庄场,接盐城县界。天启二年,兴化知县边之靖修拦潮五闸。

  • 析津府

    辽开泰元年 (1012) 改幽都府置,建号燕京。治所在析津、宛平二县 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拒马河、大清河、海河以北,遵化、丰南、宁河以西,紫荆关以东,内长城以南地区,包括北京市辖区。北

  • 川港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南三十八里川港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通州:“川港镇在城(今南通市)东南四十五里。”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,新江海河、通吕运河两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清末为江边滩地

  • 思摩部

    又作思麽、思麻。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即今云南思茅市。元代属元江路。又作思么部。大理国置,治今云南省思茅市。元时属元江路,后废。

  • 荣山市

    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七十里荣山乡。清同治《临川县志》 卷1下: 南新丰乡百三都有荣山墟。

  • 麻林峒

    即今湖南新宁县西北四十二里麻林瑶族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新宁县图: 县西北有麻林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