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赤水城

赤水城

①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南。旧属茂名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②即今陕西渭南市东赤水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元年(901),朱全忠欲迁昭宗去东都,“闻车驾西幸,与僚佐议,复引兵还赤水”。

③在今甘肃岷县东。一说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,或说在今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。《晋书·乞伏乾归载记》:乾归“率骑二万讨吐谷浑支统阿若干于赤水,大破降之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洮水又东北流,屈而径索西城西。建初二年,马防、耿恭从五溪祥榼谷出索西与羌战,破之,筑索西城,徙陇西南部都尉居之。俗名赤水城,亦曰临洮东城也。”

④公元4世纪时吐谷浑筑,在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。《隋书·宇文述传》:大业三年(607),述攻吐谷浑,“至曼头城,攻拔之,斩三千余级。乘胜至赤水城,复拔之”。即此。大业五年(609)于此置河源郡和赤水县。


(1)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南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移置巡检司于此。(2)即今陕西省渭南市东赤水镇。唐天复元年(901年)朱全忠欲迁昭宗去东都,西进长安途经此。(3)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曲沟。吐谷浑所筑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破吐谷浑,次年在此置河源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合墟

    ①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百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开平县南有百合墟。②即今广西那坡县南百合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归顺州镇边县:“德窝水出县南,东南流,经百合墟。”③亦作博合墟、白合墟。即今广西横县

  • 小江湖

    即它山堰。在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南它山旁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明州鄮县:“南二里有小江湖,溉田八百顷,开元中令王元纬置,民立祠祀之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:小江湖“在府西南五十里它山下, 即它山堰

  • 大房山

    又名大防山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幽州良乡县:“有大房山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大房山“在房山县西十五里,境内诸山唯此山最雄峻而秀。古碑云,乃幽燕奥室,古曰大房山”。古山名。山,又

  • 象雄如

    西藏吐蕃王朝 (约629—842) 古地区名。吐蕃在全境划分为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,即乌思藏四如,每个如各置 “东岱” (千户)十个。藏文史籍 《智者喜筵》 则称: 在乌思藏四如之外,

  • 台儿庄

    亦作台庄。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台儿庄镇。清时有兖州参将驻此,以卫漕渠。1938年与日本侵略军激战于此,大获全胜。史称台儿庄大战。区片名。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东南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属运河街道办事处。人

  • 洰掖戍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东北弥水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益都县:“《后魏书》:太和十六年,青州洰掖戍获白雉一头,时以为瑞云。”

  • 咸阳郡

   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(352) 置,治所在长陵城 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)。北魏太和二十年 (496) 迁治池阳县 (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),属雍州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、礼泉县地。

  • 皇寺

    在清盛京外攘门外五里,今辽宁沈阳市小西门外。后金崇德元年 (1636) 皇太极敕建。两年后寺成,皇太极赐 “莲花净土实胜寺” 大印一枚,允许收藏努尔哈赤用过的甲胄,故称皇寺。是盛京建立最早、规模最大的

  • 万寿堡

   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芮城县:万寿堡“《志》云,周显王时,芮民西接于秦,葺此堡以自守,废址犹存”。

  • 拾回 (迴) 桥镇

    一作十回桥镇。即今湖北荆门市南拾回桥镇。清嘉庆 《荆门直隶州》 卷7 《集镇》:东南,“十回桥镇,一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