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溪

西溪

①当今江苏东台市西南泰东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泰州:西溪“西接运河,东通角斜河。一名晏溪,以宋晏殊尝监西溪盐仓也”。

②一名徽水。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西津河,为水阳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:西溪在“县西五里。亦曰西津渡。源出笼丛山,北流合诸山溪之水,亦谓之徽水……至五河渡合于东溪,二溪上流皆浅涩,近县境仅容小舫,合流而后,始可以航矣”。

③在今福建长汀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长汀县:西溪在“府城西。源出府西北,地名大原,流经杉岭,亦曰南拔溪。宋治平中,筑城堑壕,砌石陂引水入焉。下流分二派,皆入于正溪(汀江)”。

④即今福建同安县之西溪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西溪“在同安县西门外。源出安溪县西南山中,流入县西北界,汇诸溪水,南抵西安桥为西溪。又绕县南至铜鱼桥,与东溪会,东南流入海”。

⑤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西溪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西溪“在崇安县(今武夷山市)西北。亦名西北溪。源出分水岭,东南流,合温林、寮竹、观音寨诸水,又至县西北十里,支分为陈湾陂,又东经县城北,与东溪合为大溪”。

⑥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36:“西溪在武林山之西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西溪“络以小河,又北汇余杭塘,合于运河”。

⑦在今湖南衡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衡山县“茶陵江”条下:“又西溪在县西二里,东入湘水。或谓之鲰溪。”

⑧在今广西阳朔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西溪“源出县西北云源山,曲折流达明珠洞前,入于桂江”。

⑨在今云南泸西县城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广西府:西溪“在城西。《志》云,师宗州诸水多伏流于地,至阿庐山洞始出而为溪,流经府城西,环抱城南,与东溪合,下流入于矣邦池”。

⑩在今陕西华县西南。为渭水南岸支流。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光化元年(898),车驾在华州,“帝幸西溪观竞渡”。


(1)水名。(1)又称龙江。九龙江干流之一。在福建省南部。源出博平岭,流经龙岩、华安、南靖、漳州等市县,至龙海市汇北溪后入厦门湾。长132千米,流域面积 3419 平方千米。下游建有大型水利工程。(2)在今陕西省华县西。为渭水南岸支流。唐光化元年(898年)昭宗幸西溪,观竞渡,即此。(2)集镇名。(1)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北部。地处溪流西岸,故名。西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340。产稻、茶叶、兔毛、柑橘、油茶籽等。有杂木加工厂等。公路通丽水。(2)在浙江省庆元县南部。龙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100。因溪得名。产稻、木材、茶叶、毛竹、香菇。有高岭土矿。为岗西公路终点。(3)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、三角圩河汇入泰东运河处的北岸。属东台镇。人口 3500。汉唐为煎盐灶地,以其居海岸沙堤西侧溪水畔得名。宋初设西溪盐仓,晏殊曾监此,又名晏溪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。有工艺美术品、船舶修造等厂。通班船、客车。自汉建东、西广福寺,历代建庙宇亭台甚多。1985年修复泰山寺,每年4月举行庙会。沿河延伸。地下有两层古街巷遗迹。村西南有唐建海春轩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泉坞

    即一全坞。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恕传》 注引《杜氏新书》曰:“恕遂去京师,营宜阳一泉坞,因其垒壍之固,小大家焉。”即“一全坞”。

  • 宝江驿

    明洪武时置,在今广东河源市城南江滨。

  • 长城堡

    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二年(714)十月,陇右群牧使王晙与薛讷会击吐蕃,“追奔至洮水,复战于长城堡,又败之”。胡三省注:“秦筑长城,起临洮,因以名堡。”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二》:长城,

  • 龙石县

    唐开成四年(839)置,为平原羁縻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。后废。

  • 沈家庄

   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里林埭镇清溪桥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平湖县:沈家庄“在县东十里,亦曰沈塘, 与乍浦相近”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歼倭寇首领徐海于此。(1)古地名。故址在今浙江省平湖市东南

  • 诗国

    即邿国。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平国亢父县: “诗亭,故诗国。”

  • 龙见石

   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州府乐会县:龙见石“在县西北十五里。状如龙首。山脊半里许皆黑石,崚嶒叠出,若龙鳞然。黎盃水绕其前”。

  • 沙市市

    1949年7月由江陵县沙市镇置,治沙市(今湖北荆沙市驻地沙市)。1994年撤销,并入荆沙市。旧市名。1949年由江陵县析置,治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。1994年与江陵县合置荆沙市(1996年改名荆州市)

  • 祭城

    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长垣县 “有祭城”。

  • 宗泽墓

    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岘山北坡。宗泽(1059—1128) 字汝霖。浙江义乌人。南宋名将。死后与夫人陈氏合葬于此。墓碑刻有 “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