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山八大处

西山八大处

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北部西山东麓翠微、平坡、卢师山之间。八大处指分布在三山间的八座寺庙,即长安寺、灵光寺、三山庵、大悲寺、龙王堂、香界寺、宝珠洞、证果寺。八大处即此八座寺庙的总称。


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东北部,西山余脉翠微山、平坡山、卢师山中。系分别建于隋唐至清康熙、乾隆年间的长安寺、灵光寺、三山庵、大悲寺、龙王堂(龙泉庵)、香界寺、宝珠洞、证果寺等八座古刹的总称。八座寺庙错综分布在山下、山麓、山腰及山顶上,旧有八刹之称。以位于翠微山东麓的第二处灵光寺最有名。寺始建于唐,初名龙泉寺,明成化年间再次重修改今名。寺前原有辽招仙塔。寺、塔均毁于八国联军入侵。1958—1964年在原塔基东北重建一座51米高的密檐式砖塔,供奉从残留塔基中发现的一颗释迦牟尼佛牙,故名佛牙舍利塔。其他寺院亦各有特色。群峰叠嶂,古木参天,气势磅礴。是京西庞大的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龙坑

    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那地州:水龙坑“在州西南六十里。《舆程记》:水龙坑山路险仄,沿溪越岭,三日而至东兰州”。

  • 三阳川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:“三阳川在州北三十里,东流入渭,宋三阳砦以此名。”

  • 髣山

    即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十里仿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3广济军定陶县: “髣山庙在县西北五里层阜之上。按,髣山,古曹国葬地,连属十五里,仿佛似山,因名。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皆葬于此。”古山名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

  • 泰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泰州军置,治所在海陵县 (今江苏泰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、姜堰、如皋等市地。二十一年 (1284) 改为泰州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泰州置,治海陵县(今江苏泰州

  • 内五龙桥

    为明南京皇宫内午门之北的一座桥梁。在今江苏南京市明故宫午朝门内。

  • 天生城

    ①亦名天子城、天字城、天自成。南宋淳祐间为抗元而建。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天城山。明正德《夔州府志》卷7:“天自城在(万)县西。其山四面旋绕、自然如城。”因名。城在山上,四面峭壁如堵,惟西北一经可登至。形

  • 英金河

    又作英河、英格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。《清一统志 ·翁牛特》: 英金河 “在右翼西北一百五十里。亦曰颍河。源出虾蟆岭,东南流会獐河 (今西路嘎河),又东入老河 (今老哈河)”。

  • 龙门龛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。两山对峙,东曰香山,西曰龙门。石壁峭立,伊水中出。壁间凿石龛石佛大小千数,多后魏及唐时所凿。唐韦应物《龙门游眺》:“精舍绕层阿,千龛邻峭壁。”

  • 威利州

    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化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母亨巡司

    清置,属镇雄州。即今云南镇雄县东北母享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