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宁市

西宁市

1945年于西宁县置,为青海省会。治所即今青海西宁市。


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谷地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7597.30 平方千米(市辖区342平方千米)。人口180.9万(市辖区78.8万)。辖城东、城中、城西、城北4区和湟源、湟中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3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城中区。东汉建安年间置西都县,为西平郡治。三国魏袭之。东晋隆安三年至元兴元年(399—402年),南凉一度迁都西平。唐仪风三年(678年)置鄯城县。北宋吐蕃唃厮啰地方政权称青唐城。元符二年(1099年)以青唐城置鄯州,崇宁三年(1104年)改为西宁州。西宁,取“西陲安宁”之意,另说“西宁”为“西零”的谐音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置西宁卫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为西宁府,并置西宁县,为治所。1913年废府存县,置西宁道,属甘肃省。1926年废道,改设西宁行政长官。1928年属青海省。1945年设西宁市(县级)。1956年升为地级市。四周丘陵环抱,北依达坂山,南邻拉脊山,湟水自西向东流经市区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工业有冶金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毛纺、畜产品加工等。有从柴达木涩北气田起,经西宁到甘肃省兰州市的涩宁兰天然气输送管道。有青海大学、青海师范大学、青海医学院、青海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。是青藏(在建)、兰青铁路和青藏、甘青、青新、青康公路的起讫点。有西平高速公路。民航班机可通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乌鲁木齐、广州、成都等地。名胜古迹有东关清真大寺、北禅寺、虎台等。南郊凤凰山下烈士陵园建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新关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大关。清雍正《浙江通志》卷86:“附关有桥曰北新,故以名关。”为杭州城北门户,商旅辐凑,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。清设千总驻防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。明成化中,设户部分司驻此,清设千总驻防

  • 天水湖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天水郡注:师古曰:“《秦州(地)记》云,郡前湖水,冬夏无增减, 因以名焉。”《水经·渭水注》:天水郡治“五城相接,北城中有湖水,有白龙出是湖,风雨随之。故汉武帝

  • 乌思

    元、明对今西藏前藏地区的译称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》 载: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,分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。明沿元制,分为乌思、藏及俄力思。乌思即前藏,约当今拉萨辖区、山南地区、那曲地区南部及林芝

  • 长勺

    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。一说在今曲阜市北。《春秋》:庄公十年(前684),“公败齐师于长勺”。即此。据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 载:周武王时,“分鲁公以……殷民六族,条氏、徐氏、萧氏、索氏、长勺氏、尾

  • 凌霄洞

    在今福建尤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尤溪县: “凌霄洞在县西五十里。山崖壁立,惟一窦可跻。宋绍兴三十年,寇乱,乡人赖以免难。”

  • 石牌市

    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南石牌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石牌市,“县丞分驻于此,兼管水利事”。

  • 朗沁喀巴布冈里

    即朗卜切喀巴普山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20载:“西番 (藏)语: 朗沁谓象,喀巴布,水口也。雪山涧水下流,如出象口,故名。”

  • 万木草堂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。原为邱氏书院。清光绪十七年(1891)康有为在此创“万木草堂”,聚徒讲学,并写成《新学伪经考》,为变法改良制造理论依据。从学者有陈千秋、梁启超等人。次年迁至卫边街之邝

  • 定海中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浙江都司。治所在今浙江定海县。

  • 冶谷

   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口镇一带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所谓寒门者,谷口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谷口,仲山之谷口也。汉时为县,今呼之为冶谷是也。以仲山之北寒凉,故谓此谷为寒门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3引《云阳宫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