蚁尖寨
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。金末置于蚁尖山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宝庆三年 (1227),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于真定之高公、抱犊诸寨,仙走入汲县,“天泽复取相、卫、蚁尖、马武等寨”。
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北。金末置于蚁尖山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宝庆三年(1227年),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,取相、卫、蚁尖、马武等寨,即此。
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。金末置于蚁尖山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宝庆三年 (1227),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于真定之高公、抱犊诸寨,仙走入汲县,“天泽复取相、卫、蚁尖、马武等寨”。
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北。金末置于蚁尖山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宝庆三年(1227年),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,取相、卫、蚁尖、马武等寨,即此。
在今湖南安乡县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二》:军牧村“平原旷野,富于水草,冈峦横亘,势可屯守。相传汉马援征蛮时驻此”。
①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神瑞二年(415),“至广宁,登历山”。《太平御览》卷45引《后魏舆地图风土记》曰:“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,形似覆釜,故以名之。”②即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,汉长安故城东南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窦太主献长门园,武帝大说,“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”。又《外戚传》:武帝使有司赐(陈)皇后策曰:“皇后失序, 惑於巫祝,不可以承天命。其上玺绶,罢
①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蒲原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五十里西来镇西。一说在今四川名山县东晏家坝。隋属临邛郡。唐属邛州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入临邛县。②唐景云二年 (711) 改武源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东北距武勇暗沙10海里,西南距海鸠暗沙13海里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利锚司滩。1947年改名济猛暗沙。
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清溪镇西界石铺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含山县: 界首驿 “在县西南四十里。明洪武十五年设,宏治五年裁,与巢县分界处也”。
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。《尚书·序》:“汤始居亳,从先王居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河南偃师为西亳,帝喾及汤所都,盘庚亦徙都之。”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于此。又作
①战国燕置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: “燕亦筑长城,自造阳至襄平,置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郡以拒胡。” 秦汉治渔阳县 (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三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上游以南,蓟运河以西,天津市海河
1933年2月,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置,省会在巴中县(今四川巴中市)。最盛时辖境,北至陕西镇巴、西乡、宁强,南至四川营山、渠县三汇场,东至城口,西至嘉陵江。1935年4月红军长征后撤销。
即今广东蕉岭县。明初置石窟巡司于此。崇祯六年(1633)改置镇平县。1914年改名蕉岭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