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桥河
在今安徽南陵县东南,孤峰河中游,以流经县东蒲桥为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南陵县: 蒲桥河在“县东二十里。自泾县西汇黄地诸涧,北流径麻园渡入县境。会永丰陂,又北经蒲桥,又西出芦港,至县东北,合于漳淮”。
在今安徽南陵县东南,孤峰河中游,以流经县东蒲桥为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南陵县: 蒲桥河在“县东二十里。自泾县西汇黄地诸涧,北流径麻园渡入县境。会永丰陂,又北经蒲桥,又西出芦港,至县东北,合于漳淮”。
简称陕西布政使司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置,有左右二使,治所皆在西安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、宁夏、甘肃三省区及青海东部。清康熙二年(1663) 移右布政使治巩昌府
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百脉水 “北径黄巾固,盖贼所屯,故固得名焉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三年 (388),“燕青州刺史陈留王绍为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,退屯黄巾固”。胡三省注
①即井陉关,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获鹿县:“有故井陉关,一名土门关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获鹿县:“又有土门关在西,亦曰井陉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:井陉“亦曰土门关,《地记》:
清置,属陇州。即今陕西陇县西北火烧寨乡。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二十里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峡为诸葛武侯藏兵书于此,至今望之,常若书卷然。又名铁棺峡。”
①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一百五里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 卷36竹溪县: 铜钱关 “嘉庆间总兵王凯、参将林泰带兵驻守”。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一百八十里。地处鄂陕交界,为古代交通要冲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
清末置,属黑龙江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黑龙江南岸洛古河村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33黑河所属卡伦: “游洛古河距讷钦哈达六十四里,对岸为俄镇巴格罗夫。清光绪三十四年副都统姚福升沿江查勘。抵额
清康熙十四年(1675)置,属察哈尔左翼。驻地在扎哈苏泊(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苏木)。1914年改称察哈尔左翼正蓝旗。清康熙十四年(1675年)以察哈尔部编置。驻扎哈苏台泊(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
①夏代诸侯国。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。《诗经· 商颂 · 长发》: “韦顾既伐,昆吾夏桀。” 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七年 (前478),“卫侯梦于北宫,见人登昆吾之观”。杜注: “卫有观,在古昆吾氏之墟,今濮
北宋置,属元城县。在今河北大名县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