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莲花池

莲花池

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保定府: 莲花池 “在府治南。元守帅张柔开凿,中有看花亭,又有柳塘、西溪、北潭,皆引鸡水为府中胜概”。

②在今河北沙河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莲花池 “在沙河南十里。方数十里,每夏花开,游人甚盛。亦名普通河,下流入沙河”。

③在今河南武陟县驻地木城镇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 万历十五年 (1587),“沁水决武陟东岸莲花池、金屹、 新乡、 获嘉尽淹没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49武陟县: 莲花池 “在县东北,沁河东岸。地名木栾店。 其相邻者, 地名金屹垱, 东去卫河百里”。

④又名莲塘池、小西湖。在今甘肃兰州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6临洮府: 莲荡池 “在兰县西七里。周回数十里。本朝肃府令潴神泉水为池,花木畅茂,鱼鳖充牣,人多游赏焉”。

⑤即西湖。在今新疆乌苏县城西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: 莲花池 “在今 (库尔喀喇乌苏) 厅治西北,土人呼为西湖者也。惟今湖水北流伏于沙碛而止”。


(1)景点名。在河北省保定市内。原系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年)汝南王张柔修建的私家园林,名雪香园。明代因池中荷花繁茂,称莲花池;万历年间曾大规模扩建,改名水鉴公署,为达官贵人优游宴饮场所。清雍正时在其西北建莲花书院,后辟为行宫。园内以莲花池为主体,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,池中心水心亭,原名临漪亭;其余建筑物和景点环池而立。亭台楼阁,曲径回廊,建筑和园林融为一体。园内碑刻长廊有唐代以来书法名家碑刻。今已开放为人民公园。(2)集镇名。在山东省阳谷县西南部。属金斗营乡。人口4710。相传此村为《水浒传》中祝家庄祝朝奉的后花园。元末杨姓从今安徽砀山县迁此立村。因靠近黄河故道,地势低洼,周围常年积水,村民多种藕。每逢夏季,莲花盛开,群鱼戏水,一幅莲花盛开碧池佳景,居民遂命名为莲花池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公路通阳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渥洼池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市荣乡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渥洼池 “在蛮部中,产良马。其前后之田,皆膏腴也”。

  • 伊卢山

    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伊芦乡伊芦山。《寰宇记》卷22海州朐山县:“伊卢山,一名大伊莱山,在县南七十五里。”

  • 阳廉县

    北魏置,属汉阳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西汉水又西南合阳廉川水,水出西谷,众川泻流合成一川,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。……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,……但广廉字相似,后人因以人名之,故习

  • 小钦岛

    又名末岛。在今山东省长岛县北,大钦岛之北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小钦岛。

  • 马鲁

    亦作马卢、麻里兀。即今土库曼斯坦马雷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十六年(1222)“冬十月,皇子拖雷克马鲁察叶可、马鲁、昔剌思等城”。

  • 原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云中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八拜乡古城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荒干水 “西南径武皋县,王莽之永武也。又南径原阳县故城西,又西南与武泉水合”。②即源阳县。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

  • 少阳山

   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山海经·北次二经》:“少阳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赤银,酸水出焉。”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古交市西。《山海经》:“少阳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赤银。酸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东顾山

    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五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庐江县“有东顾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一》:东顾山“俗名马家山,为县左护,有黄荆、金狗、诸窝泉出此,灌溉田亩”。

  • 虞河

    一名黑水。 又作污河。 即今山东淮坊于河。 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一》: 虞河 “东北流经黄山, 有宝泉流合焉。 下流河”。

  • 大泽乡

    秦属蕲县。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四十里大泽乡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秦二世元年(前209)七月,“发闾左适戍渔阳,九百人屯大泽乡。陈胜、吴广皆次当行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沛国:“蕲有大泽乡,陈涉起此。”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