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艾山

艾山

①在今江苏邳州市北。东魏于此置艾山县,以此山为名。

②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胶州“铁橛山”条下:“艾山旁有天泽泉,即艾水之源也。”

③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南。《春秋·隐公六年》杜注:“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。”即此。一说在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五里。

④在今山东栖霞县西北三十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艾山在“栖霞西北三十里。山前温泉可浴”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艾山“巑岏秀出,上产灵艾,光异凡种”。

⑤在今越南西北部山萝省东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嘉兴州:艾山“在州之蒙县。面临大江。峭石环立,人迹罕至。山有仙艾,因名”。


在山东省胶东半岛中北部,栖霞市西北部与蓬莱、龙口两市界上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北抵蓬莱,西连黄县(今龙口市)。巑岏秀拔,上产灵艾,光异凡种。”同名主峰在栖霞市西北,海拔814米。有东、西两耳山,东麓有温泉,以山名泉,俗称艾山汤。山多松树,产黄芹等药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淳风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七十里镇龙江东岸古城村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横州。永贞元年 (805) 改为从化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

  • 南泸

    即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西一段金沙江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蜀忠武侯诸葛亮伐南蛮,五月渡泸水处,在弄栋城北,今谓之南泸。” 唐代总名泸水,但又分为东泸、西泸、南泸。东泸又名诺矣江,即今雅砻

  • 黑崖关

    明洪武十六年 (1383) 置,属黎州安抚司。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建黎乡牛市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黑崖关,“ 《志》 云: 司西一路为黑崖关所辖,有黎州上七枝等蛮”。

  • 安城侯国

    东汉改安成侯国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北胡。三国魏改为安城县。为豫州治。西晋改安成县。

  • 莲花厅

    清乾隆八年 (1743) 分永新、安福二县地置,属吉安府。治所即今江西莲花县。1912年改为莲花县。清乾隆八年(1743年)分永新县西北境、安福县西境置,治今江西省莲花县。因治所莲花桥而得名。属吉安府

  • 淮口镇

    亦作怀口镇。即淮州镇。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。民国 《四川省乡镇概况图》: 金堂县东南沱江东岸有淮口镇。在四川省金堂县中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淮口,人口1万。因古淮州治金堂峡

  • 五马渡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。为长江津渡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五马渡“在上元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,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”。据《晋书·五行志中》:“太安中,童谣曰:‘五马游渡江,一马化为龙。’后中

  • 铜鼓岭

    ①在今广西荔浦县东四十五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荔浦县: “东有铜鼓岭,一名火焰山。”②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贵县: 铜鼓岭 “平地突起,层冈环列,可以避寇”。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

  • 香高山

   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兴中府有香高山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 温都尔华山 “在朝阳县属土默特右翼西北七十五里。汉名香高山”。

  • 奉符县

   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(1008) 改乾封县置,属袭庆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。金为泰安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泰安州。古县名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改乾封县置,治岱岳镇(今山东泰安市)。宋、元为泰安州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