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禾岭巡司
明置。在今安徽祁门县西九十里良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祁门县:“西南有良禾岭巡检司,后移于苦竹港。”
明置。在今安徽祁门县西九十里良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祁门县:“西南有良禾岭巡检司,后移于苦竹港。”
即今贵州正安县南米粮乡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牛角巷铺”条下:又有“米粮渡铺”等, 皆戍守处。
在今江西黎川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新城县: 栖灵山在 “县西北三十里。峰峦耸秀,绵亘数里”。
1920年改普兰行政区置,属云南蒙自道。治所即今云南西畴县。民国《西畴县地志》:“县属全境分西洒、畴阳两区,取每区之首一字,故命名曰西畴县。”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东南部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
即今江西弋阳县东南黄沙港。为弋阳、铅山、横峰三县交界冲要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: 弋阳县有黄沙港汛。
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北一里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7富顺监:马脑山“在监西,与凌云山相接,西北诸山惟此最高,下即中岩”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13:玛脑山“横亘盘礴,半麓为中岩, 以北岩居左,澜岩在右,故名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 置,属南海卫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。
即吴家市。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吴市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昭文县图:东北有老吴市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常熟县东有“老吴市镇”。
一名胁营。即今西藏谢通门县西通门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谢通门谿。1960年与达那仁钦则谿合并设谢通门县。元至正十四年(1354年)置,治今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吉丁。1960年与达那仁青孜等谿合并,改置谢通门
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 “港头水” 条下: “又县东五里有蓴湖,春夏水涨,皆流入大江。” 宋范致明 《岳阳风土记》: “岳阳虽水乡,绝难得蓴菜,惟临湘东蓴湖间有之。”
北宋咸平四年(1001)分西川路置,治所在利州(今四川广元市)。皇祐三年(1051)移治兴元府(今陕西汉中市)辖境相当今四川营山、南部以北,通江、平昌以西,平武、梓潼以东地区和陕西秦岭以南,子午河、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