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杨桥
在今湖北浠水县东一里。宋苏轼有 《绿杨桥词》 序。
在今湖北浠水县东一里。宋苏轼有 《绿杨桥词》 序。
即今四川乡城县。清置乡城土百户。“乡城”,藏语意为“手上的珠子”或“串珠”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改流,置定乡县。
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引《滇纪》云:“旧在府西南,跨澜沧江上。后汉永平初所建。明朝永乐初修,高广千仞,两岸峭壁林立,飞泉急峡,复磴危峰,森罗上下,熔铁为柱,以铁索系南北
明景泰三年 (1452) 置,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倒马关。明景泰元年(1450年)置,治今河北省唐县西北倒马关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裁。
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三十里双塔堡东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 窟窿河 “源出土葫芦沟,西北流至双塔堡入苏赖河。内多大穴,深不可测,畜产误入,即不能出”。
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。清代以原安南长官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
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,朱异曰:“陛下昔登北顾亭以望,谓江右有反气,骨肉为戎首。”
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黄岭镇。清道光 《电白县志》 卷8: 黄岭墟 “在县北一百里”。
亦作伊克土尔根。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 黑河“在归化城南二十里。蒙古名伊克土尔根”。又有小土尔根河 (今小黑河),“在归化城南十里。源出城东杜贺伦之地,西南流至城西
金改黄龙县置,为隆州治。治所即今吉林农安县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置,治今吉林省农安县。先后为隆州、隆安府治。元废。
北宋置,属文安县。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