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绍兴县

绍兴县

1912年合山阴、会稽二县置,1914年后属浙江会稽道。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


在浙江省东北部、钱塘江南岸。属绍兴市。面积 1492 平方千米。人口70.2万。辖25镇。县人民政府驻绍兴市区。秦置山阴县,治今绍兴城,属会稽郡。以在会稽山之阴(北)而得名。西汉文帝时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(后移钱塘)。东汉永建四年(129年)吴、会分治后为会稽郡治。南朝陈析置会稽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省山阴县入会稽县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复置,次年又省,垂拱二年(686年)又置。大历二年(767年)又省,七年复置。元和七年(812年)又省,十年(815年)再置。两县历为会稽郡、越州、绍兴府、绍兴路治。1912年废府,并山阴、会稽县为绍兴县。1914年属会稽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分绍兴县东部置会稽县,1950年会稽县并入绍兴县,划城区置绍兴市。1953年属宁波专区,1964年绍兴专区恢复。1962年绍兴市并入绍兴县。1979年恢复绍兴市。1981年绍兴县并入,属绍兴地区。1983年绍兴地区撤销,升绍兴市为地级市,划原绍兴市区及市郊6个乡镇置越区,其余乡镇复置绍兴县,属绍兴市。地处宁绍平原中部、会稽山北麓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油菜籽,盛产淡水鱼、河蚌珠,为省茶叶、油菜籽重点产区。平水珠茶素享盛名,所产麻鸭为优良蛋用型鸭种。工业有酿酒、机械、电子、冶金、建材、轻纺、化工、医药等。酿酒历史悠久,所产黄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。建有柯桥中国轻纺城,其规模列全国之首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金。萧甬铁路、杭甬高速公路、杭沈公路和浙东运河横贯北部,绍甘、绍大公路穿越南部。名胜古迹有兰亭、鉴湖、山阴道、古纤道、宋六陵、石佛寺、马臻墓、陈洪绶墓、建初买地石刻、《龙瑞宫记》摩崖石刻、三江闸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波垒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南三十五里永固村。《元和志》卷12太平县称:东汉中和五年(188),黄巾军“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,于此筑垒”。

  • 龙须山

   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,接歙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龙须山“在县东二十里,高五百仞,周三十里。山顶有池, 四时不竭”。产龙须草,所制澄心堂纸,为文房四宝中珍品。②在今江西吉安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

  • 牛皮关

    唐置,在今山西大同县北牛皮岭下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云州东有牛皮关。唐置。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牛皮岭下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云州,“城东有牛皮关”,即此。

  • 平麓城

    又称麓川城。在今云南瑞丽市西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9陇川宣抚司:麓川城“旧麓川宣慰司治此。……(万历)二十四年孟卯酋多亨复勾缅构乱,木邦酋罕钦奉抚臣陈用宾橔灭之,用宾以孟卯阡陌膏腴,宜耕屯,因筑平麓城

  • 隋化县

    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黄村镇大化。大业初属始安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为立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、蒙江南岸,属桂

  • 琉璃井

    在今安徽来安县城内。《清一统志 · 滁州》: 琉璃井 “在来安县治后。泉极甘洁,虽旱不竭,以琉璃甃砌,水光夺目,投以瓦砾,声若笙簧,久之乃止”。

  • 雉衡山

   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。原名衡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雉县: “衡山,沣水所出。” 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醴水 “出南阳雉县,亦云导源雉衡山,即 《山海经》 云衡山也。……马融 《广成颂》 曰,面据衡阴,

  • 邢公岘

    一作邢公山。在今河南嵩县南。唐武德元年(618),邢国公李密死于此。故名。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李密叛唐,据桃林县城,趣南山而东,“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伏陆浑县南邢公岘之下,密兵度,横出击,斩之”。即此

  • 彭城国

    东汉章和二年 (88) 改楚国置,治所在彭城县 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徐州市、铜山县、沛县东南部、邳县西北部,安徽濉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地。南朝宋永初二年 (421) 改为彭城郡。东汉章和二

  • 逊母口集

    亦作顺母口。即今河南太康县西逊母口镇。明嘉靖 《太康县志》 卷1 《集店》: “逊母口集,西三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