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渠
在今宁夏银川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镇:红花渠在“镇南五里,分唐来渠水东南,溉田七百余顷。复引入城中,民汲甚便”。
在今宁夏银川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镇:红花渠在“镇南五里,分唐来渠水东南,溉田七百余顷。复引入城中,民汲甚便”。
又作藤桥。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腾桥镇。明弘治 《抚州府志》卷6临川县: “藤桥在城南七十里。”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: 临川县东南有藤桥。
元改溶州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施溶州。
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鲁桥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十年 (869),徐州叛卒庞勋等作乱,“曹翔之退屯兖州也。留沧州卒四千人戍鲁桥”,即此。古泗水经此,有桥。故有鲁桥之名。即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鲁桥。《资治通
在今广东顺德市北赤花村,东临番禺市界。清咸丰《顺德县志》卷5:津渡有“赤花墟”。
又作南阳铺。在今广东澄海市西北十里。清有千总驻防。
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剧头岭上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春州》: 虎豹关 “在德化县东南二十里剧头岭,接州界。有隘口在岭上。明崇祯中,知县李元龙榜曰虎豹”。在今福建省德化县西。清顺治六年(1649年)置为高洋塘。
即比如宗。今西藏比如县。
战国赵邑,后属燕。在今河北满城县东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十九年(前247),“赵与燕易土:以龙兑、汾门、临乐与燕”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,后属燕。在今河北省满城县东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孝成王十九
即新饶安镇。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南十八里新县镇。清光绪 《畿辅通志》 卷156沧州盐山县“饶安故城” 条下: “新县镇,即浮水城,距今治三十里。”(1)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南部、宣惠河北岸。面积63
即今西藏波密县。旧名博窝,或作波窝、波俄。隋、唐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,后为吐蕃兼并。波密即博窝之转。藏语意为祖先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倾多、曲宗、易贡三宗,1960年合并设波密县,驻扎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