竺邑县
西晋改竹邑侯国置,属沛国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后废。
西晋改竹邑侯国置,属沛国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后废。
唐上元二年(761)改江宁县置,属润州。治所即今江苏南京市。以年号为名。光启三年(887)为升州治。五代吴天祐十四年(917)又分上元县地置江宁县。自此与江宁县同城而治,同为升州治。武义二年(920)
在今湖北罗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罗田县 “塔山” 条下: “南十五里曰望江山。山高耸,黄州大江相去百六十里,登望如在目前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孙吴县东北黑龙江西岸。清西清 《黑龙江外记》 卷2: “黑龙江城……,东南百里德文苏苏、富鲁苏苏。”
在今浙江松阳县北及武义县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竹岭在“县北十五里,东至宣平县五十里。岭高四十余丈……行旅出其间,路最险仄,为县之要隘”。
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南五里,跨滹沱河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开运三年(946),契丹入侵, 自易、定趣恒州,晋杜威御之,“至中度桥, ……契丹焚桥而退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东南,跨滹沱河上。《资治通鉴
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大庄河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滦州图:“南有大庄窝,刘家河把总驻此。”
隋大业十二年(616)升火井镇置,属临邛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一说在今市西油榨乡。唐属邛州。北宋开宝三年(976)移治平乐镇(今邛崃市西南平落镇),至道三年(997)复移故治。元废入
唐天祐中改褒信县置,属蔡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。北宋复为褒信县。古县名。唐天祐三年(906年)改褒信县置,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。属蔡州。北宋复名褒信县。
隋大业三年(607)改灵州置,治所在回乐县(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、同心县及其以北地区。唐武德元年(618)仍改为灵州。开元九年(721)于此置朔方节度使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灵武郡。
在今湖南双牌县南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 卷116永州零陵县: “雷石戍本是雷石镇,唐神龙年中改为戍。在州南一百二十里……御史赵履温置此镇,以押泷口,兼断水陆奸虞。四阜峻岭,东临潇水,有奇石激浪,腾波汹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