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庭县
1943年改赣榆县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十二里赣马镇(城里)。以纪念牺牲于县东境的东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、抗日英雄符竹庭。1949年移治青口镇(今赣榆县治)。1950年复改为赣榆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5年由江苏省赣榆县改置。以纪念符竹庭烈士命名。1950年复设赣榆县。
1943年改赣榆县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十二里赣马镇(城里)。以纪念牺牲于县东境的东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、抗日英雄符竹庭。1949年移治青口镇(今赣榆县治)。1950年复改为赣榆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5年由江苏省赣榆县改置。以纪念符竹庭烈士命名。1950年复设赣榆县。
即徒思。在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途思”。
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五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庐江县“有东顾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一》:东顾山“俗名马家山,为县左护,有黄荆、金狗、诸窝泉出此,灌溉田亩”。
①三国吴析建城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北三十里天宝乡。南朝宋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靖州。八年 (625) 废入高安县。1914年又以新昌县改置,属江西庐陵道。治所即今宜丰县。1
在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入嫩江口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至元二十六年 (1289) 二月丁卯,“合丹兵寇胡鲁口,开元路治中兀颜牙兀格战连日,破之”。即此。
在今广东从化市西南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从化县有“龟咀墟”。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。《宋史·蛮夷传四》:元丰四年(1081),讨乞弟,“(林)广遂破乐共城,至斗蒲村”。
亦名蠡山。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大罗山,系罗山北段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3韦州:蠡山“在城西二十余里。峰峦耸翠,草木茂盛。旧不知何名。洪武中,庆府长史刘昉以其形似名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一》:蠡山,“《
三国吴宫殿名。又称新宫。故址在建业城太初宫之西 (今江苏南京市鱼市街一带)。宝鼎二年 (267) 孙皓建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宝鼎二年 “夏六月,起显明宫 (即昭明宫),冬十二月,皓移居之”。
明景泰三年(1452)析丽水县置,属处州府。治所即今浙江云和县。据《方舆纪要》卷94云和县:“本丽水县浮云、元和二乡地”,置县后因以为名。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2年浙江省徙治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唐兴置,属遂宁郡。治所即今四川蓬溪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87蓬溪县: “取邑内蓬溪为名。” 乾元初属遂州。北宋政和间属遂宁府。元属遂宁州。《元史· 刘元礼传》: 至元二年(1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