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南郡
南朝梁侨置,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》: 秦南废郡 “按其地当在黎丘城下,秦州之南,故名”。北周废。
南朝梁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北。属宛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城市汉水以南部分区域。北周废。
南朝梁侨置,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》: 秦南废郡 “按其地当在黎丘城下,秦州之南,故名”。北周废。
南朝梁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北。属宛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城市汉水以南部分区域。北周废。
①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金竹关 “在浦城县东北八十里”。②一名金局关。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镇附近。旧属黄安县。《清一统志 ·黄州府二》: 金局关 “在黄安县西北九十里。西接汉阳府
①明洪武九年(1376)改达州置,属夔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。正德九年(1514)复升为达州。清嘉庆七年(1802)又降达州为县, 为绥定府治。民国初属四川川东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76年析
在今山西天镇县东北三十八里永嘉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:“嘉靖三十七年设,万历二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堡设在边内,与宣镇李信屯相犄角,地广人稀。嘉靖二十八年, 寇由此犯。”明嘉靖中筑,即今山西省天镇县东
亦作容米洞。即容美洞安抚司。在今湖北鹤峰县(容美镇)。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泰定三年(1326),“米洞蛮田先什用等结十二洞蛮寇长阳县,湖广行省遣九姓长官彭忽都不花招之”。
①古国名。在今越南平治天省之丽水一带。见赵汝适《诸蕃志》“占城国”条。②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之日里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有专条。古时中国商船常来此,以瓷器、花布等交换当地土产。
在今天津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海河入海口, 自古为津门之屏。自明代开始就建有炮台,清咸丰八年(1858)重修。有大炮台五座(南岸三座,北岸两座),分别以“威、镇、海、门、高”五字命名。此外还建有小炮台二十五
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南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沅陵县“南山”条下:龙腾山“高耸突出”。②在今四川南溪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龙腾山“去南溪县东五里。其北有石横空,长四丈许。父老相传云龙桥”。《方
北宋崇宁二年 (1103) 置,属靖州。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五十七里若水镇。明置若水巡司,属会同县。
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大丰镇。同治 《成都县志》 卷1: 崇义桥 “距城三十五里”。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义城郡苞信县(今河南商城县西)。北齐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治所在殷城县(今商城县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②南朝梁置,治所在义城郡(今湖北罗田县东六十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③东